者在术后出现再狭窄或其他血管堵塞问题[1]。自从1987 年Sigwart 等[2]首次成功引入支架后, 术后辅助植入支架成为最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之一。支架本身的植入是一种创伤性治疗, 引起人体的自我修复,在血管处表现为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附壁血栓形成、血管的重组、炎症反应及内膜增生, 这些都将导致支架再狭窄的发生[3−5]。
支架植入后的再狭窄治疗方面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就是药物洗脱支架的引入。药物洗脱支架是指在支架上负载药物, 当支架植入到狭窄处后, 能将药物定点释放到狭窄部位, 确保药物在病灶处的最大疗效, 最大程度地降低药物对其他正常器官的毒副作用。这种药物洗脱支架自从2002 年在欧洲面世后极大地改变了心血管介入术[6, 7]。
-
关键词: 四氢异喹啉,PPAR激动剂,抗糖尿病,合成 发表时间: 2012-07-29 11:09:22
-
关键词: 1,2-[二(1,2-苯并异硒唑-3(2H)-酮)] 乙烷(乙烷硒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代谢产物 发表时间: 2012-07-29 11:08:13
-
关键词: 头发,阿片类生物碱,LC-MS/MS 发表时间: 2012-07-29 11:06:46
-
关键词: 磁性纳米粒,药代动力学,体内分布,核磁共振成像 发表时间: 2012-07-29 11:05:31
-
关键词: 支架,药物载体,药物导向,药物释放系统,狭窄 发表时间: 2012-07-29 11:04:00
-
关键词: 间尼索地平,5-羟色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钙离子 发表时间: 2012-07-26 0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