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形态硒的研究过程中硒代胱氨酸的稳定性

李蕾 | -> | 877| 1| 0.319448MB |硒胱氨酸,水提取,酶解,稳定性

李蕾 李蕾 | 文档量 |浏览量8856

摘 要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PLC-ICP-MS) 研究了硒代胱氨酸( SeCys2)在目前广泛应用的水浴振荡提取和方便快速的超声提取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水溶性SeCy s2 的提取过程中,不管是37℃水浴振荡过程还是超声提取过程对SeCy s2 的稳定性影响都不大。在酶溶性SeCys2 的提取过程中, 由于SeCy s2 分子很容易在Se—Se 间断裂, 而在水浴振荡或超声作用下酶容易发生多肽链断裂或空间构型变化, 游离出来的硒代半胱氨酸( SeCys) 和酶分子中断裂出来的小分子结合形成新的存在形式,从而导致了SeCy s2 在C18 柱的洗脱时间发生迁移。
    1817 年瑞典科学家Berzelius 发现元素硒, 20 世纪70 年代我国学者证实硒能有效防治地方性克山病, 人们逐步发现硒与人和动物的几十种疾病相关[ 1, 2] , 硒具有抗癌、防衰老、保护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硒作为微量元素, 量虽小, 但在人体生理进程中对某些酶活性起重要作用。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正常人体每日硒摄入量为20—200􀀁g[ 3] 。据中国营养学会调查, 目前我国居民硒摄入量普通较低, 适量的硒有助于防止肝坏死, 并能促使人和动物的生长[ 4] 。硒在生物体内主要以有机硒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含硒氨基酸, 另一类是含硒蛋白质。硒代氨基酸最主要的是硒代胱氨酸( SeCys2 ) 和硒代蛋氨酸( SeMet ) , 对于高等动物来说主要是硒代胱氨酸。
    要研究和探讨硒胱氨酸在生物体中的作用机理及其代谢过程, 必须把生物体中的硒胱氨酸先游离出来, 然后进行分离, 测定。目前, 有关形态硒的分析研究主要采用水提取和酶解两种方式, 将其从有机体中游离出来, 然后采用色谱分离与ICP-MS, AFS 等检测方法的联用来完成的[ 5—10] 。现在国内外有大量文献报道硒胱氨酸的研究, 但尚未见到提取过程中硒胱氨酸的稳定性研究, 为此,本文运用高相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HPLC-ICP-MS) 系统研究了硒胱氨酸在水提取过程以及酶解过程中的稳定性。
李蕾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形态硒的研究过程中硒代胱氨酸的稳定性

(319.448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