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模式对移民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陈一怡 | -> | 484| 0| 0.209408MB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方式,收入,单因素方差分析

陈一怡 陈一怡 | 文档量 |浏览量9145

摘 要:利用2007年三峡库区就地后靠农村移民的抽样调查数据,根据农村移民收入来源理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移民户和非移民户,以及不同安置方式移民户的收入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以说明移民搬迁和不同安置方式对移民收入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移民搬迁对移民收入存在结构性的影响,即移民搬迁主要影响移民户的家庭经营收入,同时,移民的后期扶持政策抵消了移民搬迁对移民收入的影响;不同的安置方式对移民户收入也存在显著的影响,纯农业安置和兼业安置对移民收入的不利影响较小,而非农业安置对移民户收入的影响较大;非移民安置户享受到的惠农政策和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好处也相对要少;从收入来源的角度来讲,纯农业安置和兼业安置的收入风险相对较低,而非农业安置的收入风险相对较高,所以,纯农业安置和兼业安置对多数农村移民而言是较为适合的安置模式,移民后期扶持补助政策对于稳定移民收入有积极作用。
    三峡工程规划搬迁安置移民125.44万人,其中农村移民搬迁安置55.06万人。截至2009年底,三峡工程建设移民规划设计任务已经全部完成。三峡农村移民生产安置分为纯农业安置,是指移民户家庭具有生产安置资格的人口全部进行农业安置;兼业安置,是指家庭具有生产安置资格的人口依据合同全部实施兼业安置,或家庭具有生产安置资格的人口有的进行农业安置,而有的实施自谋职业、二三产业等非农业安置;非农安置。根据中国工程院(2008年)① 评估,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实施情况为:按搬迁安置去向分,县内安置占64.36%,出县安置占35.64%;按生产安置方式分,农业安置占73.7%,二三产业安置占8.6%,自谋职业、养老基金等安置占17.7%。
    当前对于移民的研究则倾向于移民安置模式的研究,学术界呈现出以下3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我国过去移民的经验为基础,强调“以土为本,大农业安置”的移民安置模式[1];第二种观点认为,应该让农村移民进城镇,非农化安置[2];第三种观点主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采取西方发达国家的安置模式,支付给移民一定款项的补偿费后,由其自己选择去向。这些讨论主要是基于环境安置容量[3]的考虑,没有考虑安置方式对移民家庭收入的影响。
    三峡农村移民家庭的收入来源与其选择的移民安置方式密切相关。不同安置方式的移民家庭其家庭收入来源结构不同,面临的收入风险也不一样,因此,不同安置方式移民户的家庭收入会存在差异。国内学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影响移民收入的因素等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陈绍军等[4]对水库移民收入恢复目标值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即根据搬迁前(基准年)移民村与当地(县、非库区乡、非库区村)人均纯收入的差值、比值或者频率,来推求搬迁后某一年移民村应该达到的人均纯收入水平。李海芳[5]用移民收入和反映其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进行回归分析的方法,评价了珊溪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恢复。张春美等[6]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移民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但是就目前文献来看,有关移民安置模式和移民家庭收入的研究缺乏。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不同的移民安置模式对移民家庭收入产生的影响,基于2007
年三峡库区就地后靠安置农村移民的抽样监测数据①,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的安置模式对农村移民家庭和非移民家庭的收入及其结构的影响,并为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陈一怡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安置模式对移民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209.408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