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环境意识浅析

陈一怡 | -> | 437| 0| 0.207421MB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环境素质

陈一怡 陈一怡 | 文档量 |浏览量9145

摘 要:库区社会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和环境素质的提高是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动力。利用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社会经济环境调查数据,对三峡库区农村环境保护设施现状,农村移民的环境素质进行了分析,认为库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库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仍然不足,饮用水不安全,化肥施用量过度,生物、环保防虫技术很少被采用,移民缺乏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仅具备浅层次的局部的“日常环保型”意识,参与环境保护的经济能力和动力不足。因此,需要加强库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饮用水安全状况,推广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生产技术,加强库区农村移民的环境教育,促进移民脱贫致富,提高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环境素质,提高其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改变其对环境不友好的生产生活行为习惯。
    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对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在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得到重视,但是环境的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态屏障功能仍然十分低下,严重制约着三峡工程安全运行以及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
    三峡库区农村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三峡地区面源污染严重,面源污染物是入库污染物的主要构成者[1]。三峡库区是在三峡工程建设前就存在人口膨胀,坡耕地比重不断增加,森林覆盖率锐减,水土流失加重,山地灾害频繁发生,区域生态与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特别是库区的土地过垦,根据1991年的调查资料,仅就旱地而言,大于25°的坡耕地已达25%,过垦状况非常严重①。三峡工程蓄水后,库区耕地面积减少,土地承载力有所降低,对新垦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化肥农药投入量的增加以及不合理的耕作措施是造成库区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因素[2,3]。
    环境保护具有公益性,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政府、市场和社会公众的共同推动。库区社会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和环境素质的提高是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动力[5]。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在政府不断加大投入的同时,必须大力提高三峡库区农村公众包括移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引导他们改变过度耕作、过度砍伐、过度捕捞、过度施用化肥农药等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以及乱扔垃圾等不良生活习惯,才能实现库区农业发展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才能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库区。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环境素质,即他们对三峡库区环境问题的认知和态度,是一个较少关注而又极为重要的问题。研究农村移民的环境意识,对控制、引导和培养他们的环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实现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依据。本文通过文献法、调查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分析了三峡农村移民的环境意识现状,并提出有关的政策建议。
陈一怡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环境意识浅析

(207.421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