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及尿素的研究进展

毛翠翠 | -> | 836| 8| 0.442038MB |氨基甲酸乙酯,尿素,酒,酸性蛋白酶

毛翠翠 毛翠翠 | 文档量 |浏览量10466

摘要: 对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形成途径、限量标准和检测方法进行了简要概述,并介绍氨基甲酸乙酯重要前体物质尿素在酒中的来源和检测方法。指出这些方法在我国发酵食用酒精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氨基甲酸乙酯(又名尿烷、乌来坦、胺甲酸乙酯等),英文名:Ethyl carbamate,简称EC,是由氨基甲酸形成的一种酯。其分子量89.1,为无色无味晶体;沸点182~184 ℃,熔点48~50 ℃;相对密度1.1,蒸汽压(25 ℃)48 Pa,相对蒸汽密度3.07 (空气为1) ,燃烧点92 ℃。氨基甲酸乙酯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酒中的致癌物质且不易挥发, 在水中的溶解度大约为2 g/mL, 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稍低,蒸汽压较高。这些特征会使得在分析检测酒精饮料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时, 若样品前处理不恰当会造成其损失。
    氨基甲酸乙酯的主要商业用途是生产农药, 特别是杀虫剂。尽管过去氨基甲酸乙酯曾经用于治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1],但现在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苯基、甲基、丁基等)仅用于实验室的研究[2]。人类对氨基甲酸乙酯的研究始于20 世纪中期。EC是烟草叶及香烟的天然成分,也是发酵食品(如面包、酸牛奶、乳酪等)和酒精饮料(如葡萄酒、中国黄酒和日本清酒等)的伴随产物[3]。早在1943 年,Nettleship[4]等人的研究已经表明,氨基甲酸乙酯具有一定的致癌性。1971 年,Lofroth 和Gcjva1 在发酵食品中发现了EC,并测定了葡萄酒中EC 含量[5];1976 年,Ough 发现在酒精饮料中含有EC[6]。人体摄取EC 主要是通过饮用酒精饮料。
毛翠翠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及尿素的研究进展

(442.038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