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九龙江河口有色溶解有机物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乔嘉懿 | -> | 835| 1| 0.687181MB |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三维荧光光谱,荧光团,积分荧光,九龙江口

乔嘉懿 乔嘉懿 | 文档量 |浏览量13980

摘要: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 EEM s)技术, 结合EEM s全光谱及特定光谱区荧光强度积分的方法, 研究了九龙江口有色溶解有机物( CDOM )入海过程中在来源及性质上发生的变化特征, 并分析了河口外高盐度海区CDOM 各荧光组分的垂直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九龙江河口区CDOM 含有类腐殖质荧光峰A、C、M 以及类色氨酸荧光峰T1、T2, 而在口外高盐度海区还观测到类酪氨酸荧光峰B. EEM s总荧光强度积分值( TOT )可作为表征河口区CDOM 浓度的一个良好指标, 且优于常规的单点荧光法. 从河端至外海, TOT 及CDOM 各荧光团的荧光强度积分值( IF I)不断减小, 表明陆源输入为河口区CDOM 的主要来源. 而在河口高盐度海区, 类蛋白质荧光团T1、T2在TOT中的比例不断升高, 显示了生物活动的贡献. 九龙江口外高盐度站位中层各荧光峰尤其是类蛋白质荧光峰( T1、T2、B)强度高于表、底层, 反映了CDOM 光化学反应和生物作用的共同影响. 沉积物间隙水中C 峰极其微弱, 而类蛋白质荧光峰T1、T2、B 却非常强烈, 反映了沉积物中微生物活动对蛋白质的显著降解作用.
    有色溶解有机物( CDOM)是从河流输入到海洋中的溶解有机质的主要成分( Rochelle-New all
et al. , 2002; Stedmon et al. , 2000; Guo et al. , 2007;Ca llahan et al. , 2004) , 其化学组成非常复杂( K irket al. , 1994). 在陆海相互作用的典型区域) ) ) 河口区, 咸淡水的相互混合形成复杂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梯度变化特征( Chester, 2000 ), 对这些组成复杂的有机质的迁移转化带来很大影响, 采用通常的有机碳总量分析手段难以深入揭示其内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特征.
    三维荧光光谱, 亦称激发发射矩阵光谱( EEM s), 是近年来用于研究CDOM 的一种新型光谱指纹分析技术( Cob le, 1996) , 可方便快捷地揭示其中所含的类腐殖质和类蛋白质荧光团的组成信息(王志刚等, 2006; Wu et al. , 2003) . 利用EEMs技术分析河口区CDOM 中这些荧光团的谱峰组成及荧光强度变化, 有助于从定性和定量2个角度同时探究CDOM 在河口混合过程中其性质和浓度发生的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和机制, 对于跟踪河口冲淡水的分布, 进而估计陆源物质输送(如营养盐和污染物)对海洋生态系的影响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但是, 国内采用EEMs方法在河口区开展的研究却很少(H ong et al. , 2005).
    本研究中以我国亚热带中小径流量河口的典型代表) ) ) 九龙江口为例, 在国内率先采用EEMs
全光谱及特定光谱区荧光强度积分的方法, 探讨了陆源CDOM 与海洋CDOM荧光组分特征及其差异,研究了CDOM 各类荧光组分在河口区这一复杂的陆海相互作用界面的分布变化规律, 分析了CDOM在从陆地向海洋迁移过程中在来源及性质上发生的变化及其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此外, 水体中CDOM的荧光特征研究多见于表层水体( Hong et a l. ,2005; 季乃云等, 2006; 蒋凤华等, 2007) , 有关垂直分布的研究报道较少(傅平青等, 2007) , 本研究还对九龙江口外海高盐度站位CDOM 垂直分布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
乔嘉懿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九龙江河口有色溶解有机物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687.181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