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降解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缺陷假单胞菌的分离_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乔嘉懿 | -> | 586| 0| 0.495923MB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生物降解,缺陷假单胞菌

乔嘉懿 乔嘉懿 | 文档量 |浏览量13980

摘要: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的方法, 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生产车间下水道驯化污泥中分离、筛选出1 株可同时降解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高效菌株M 5R14, 经鉴定为缺陷假单胞菌( pseudom ona s d im inu ta ) , 并对其生理特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该菌为革兰氏阴性好氧型球形杆菌, 大小为( 0. 3~ 0. 7 ) Lm, 能够以3 种菊酯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 在通气、pH 6. 0~ 7. 0、温度30e 、接菌量( OD415nm = 0. 2)和转速180 r#m in- 1的环境条件下, 对含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氯氰菊酯各100 m g# L- 1的混合培养基培养3d, 发现该菌对这3 种菊酯的降解效果最好, 降解率分别为43. 78%、43. 91%和43. 75%, 且降解过程满足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 降解半衰期( t1/2 )分别为97. 6、106. 6 和101. 9h. 3 种菊酯农药降解率与接菌量、通气量和振荡速率呈正相关.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模拟天然除虫菊酯合成的一类含有多个苯环结构的广谱性杀虫剂, 具有高
效、低毒、耐光热等特点, 其使用范围仅次于有机磷农药, 位居杀虫剂市场的第2位. 常用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有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等( Girietal. , 2002; T ripathi et al. , 2004 ). 但由于这类农药在环境中存在稳定, 降解速度慢且残留量高, 因而带来了一定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 国外针对我国入世而颁布的农产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MRL)标准带有明显的/ 技术壁垒0倾向, 农药检测范围大幅度扩大,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MRL标准明显降低, 使我国茶叶等农产品出口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农药残留是吸附、降解和迁移等综合作用后的结果. 控制农药残留有多种途径, 包括禁用农药、化学处理和微生物降解等(郑金来等, 2001) , 其中, 降解是制约农药残留量的关键过程( Jin et a l. ,1998) . 大量研究表明, 微生物对土壤和水环境中的农药降解起着关键作用( Courteix et al. , 1995;Sogorb et al. , 2002; Zhang et al. , 2005) . 现有研究也已发现大批能降解或转化农药的微生物类群, 如细菌、放线菌、真菌和藻类等(朱福兴等, 2004). 在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研究中发现, 假单胞菌属(P seudomonas. sp. ) (Musumec i et al. , 1994)、肠杆菌属(Ehterobacte sp. ) (王兆守等, 2005)、产碱杆菌属(A lcaligenes sp. ) (虞云龙等, 1997) 和芽孢杆菌属(B acillus sp. ) ( M alony et al. , 1992)等均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具有降解作用. 但目前大多数微生物降解只针对某一种或少数几种农药, 而有关能同时降解多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微生物研究报道还相对较少( Cu i et al. , 2001). 本研究筛选出1株能同时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氯氰菊酯3 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高效降解的菌株M5R14, 并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和降解特性研究, 以期为其应用于农产品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乔嘉懿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降解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缺陷假单胞菌的分离_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495.923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