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复合处理对小麦锌铜镍镉积累和分布的影响
何力妍 | -> | 592| 0| 1.128512MB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小麦,重金属,共分布
锌和铜是人类和动植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当食物链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低于一定水平时,强化食品对人类健康有益,但是当锌和铜摄入过量时,它们又成了对人体有害的元素。镍和镉是有毒重金属,许多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都对镍镉在食品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作了规定。由于植物体内锌铜等微量营养元素的转运子也会协助有毒重金属元素(如镉)的吸收[10],加上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存在相似性,它们在籽粒里很可能存在共分布(colocalization)的特征。因此,通过生物强化手段提高小麦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同时,亦有可能同时增加了有毒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从而可能导
致粮食中有毒重金属超标。例如,在生产上增施锌肥被认为是提高籽粒锌含量最直接的方法[1,11],但锌肥中通常含有与锌化学性质相似的杂质元素镉,两者被植物吸收和在体内的转运途径相似[12],长期施用可能会造成食物链重金属污染。因此,研究谷粒中是否存在这种共分布及其调控非常重要。
最新应用于植物组织元素定位分析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LA-ICP-MS) 在精确定量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这项技术已在地球科学上得到大量的应用,在作物科学上的运用才刚刚开始[8,13-17],目前只有相当有限的文献涉及植物种子中元素的空间分布[8,16-17]。Wirth 等[16]在国际上首次利用LA-ICP-MS 技术分析了水稻籽粒不同部位元素的浓度,结果证实转基因水稻籽粒中Fe 含量高于野生型水稻籽粒。采用这一技术,笔者等[17]最新研究发现小麦成熟种子锌浓度的空间分布差异很大,其中糊粉层部位的锌浓度(432 mg·kg-1)是胚乳部位(14 mg·kg-1)的31 倍,这是国内首篇关于LA-ICP-MS 法测定谷粒微量元素空间分布的报道。本研究设置重金属复合处理(同时添加锌铜镍镉,以不影响小麦生长为前提),采用LA-ICP-MS 技术结合酸消解溶液雾化进样ICP-MS 法测定小麦植株和籽粒不同部位的元素浓度,评估微量元素锌铜与有毒重金属镍镉在小麦籽粒不同部位共分布的风险,旨在为建立主要粮食生物强化的安全途径提供实验依据。
-
关键词: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邻苯二甲醛,对氯间二甲基苯酚,三氯生,杀菌剂,消毒剂,日用化学品 发表时间: 2013-11-21 08:51:12
-
关键词: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吡唑,吡咯,残留分析,农药 发表时间: 2013-11-21 08:49:34
-
关键词: 定量蛋白质组学,稳定同位素标记,相对定量,绝对定量 发表时间: 2013-11-21 08:48:08
-
关键词: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小麦,重金属,共分布 发表时间: 2013-11-11 11:45:40
-
关键词: 玉米,重金属,低吸收,品种与环境,AMMI模型 发表时间: 2013-11-11 11:44:25
-
关键词: 农田土壤,土壤有机碳,土地利用,文献研究 发表时间: 2013-11-11 11: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