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中国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探讨_基于中文期刊网论文资料的统计分析

何力妍 | -> | 598| 0| 0.491871MB |农田土壤,土壤有机碳,土地利用,文献研究

何力妍 何力妍 | 文档量 |浏览量7642

摘要:检索获取了中国期刊网收录的1980—2009 年间土壤研究文献,提取了其中研究样品的有机质含量信息并形成数据库,统计评价了我国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85 年以前文献土壤样品有机碳含量平均为(12.88±7.86)g·kg-1,1985—1992 年则为(11.26±6.30)g·kg-1,1993—2002 年为(11.67±5.11)g·kg-1,而2003—2009 年为(11.72±7.15)g·kg-1;显示,1985 年以来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呈现总体上升趋势,支持了我们对土壤监测资料的分析结果。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影响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含量水平,水田总是高于旱地(P<0.05),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旱地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含量以1985 年前为最高,而水田样品2003—2009年期间含量高于1985 年前水平。同时分析表明,旱地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区域差异明显,近30 年来,旱地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在华北、华东、西北增加显著(P<0.05);而在东北显著降低(P<0.05);华南、西南有机碳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这些结果支持了已有的土壤监测资料和调查资料研究中中国土壤固碳趋势及其地理区域分异的认识。
    促进陆地生态系统碳的固定及其稳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为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之一[1]。全球表层系统土壤有机碳库贮量约为1 550 Pg,是大气碳库的2 倍,陆地生物质碳库的2~4 倍[2-4]。虽然全球土壤碳库容量可观,但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只有农业土壤碳库是受到强烈干扰且在短时间尺度内可调节的,因而农业土壤碳库储量及其固碳能力成为评估各国近期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的重要依据[5]。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耕地面积约140Mhm2[6],耕地支撑着我国农产品供应和食物安全。但是由于高强度利用,我国耕作活动使土壤有机质消减,使得耕地土壤有机碳密度总体上较低[7]。这当然说明我国农田生态系统总体质量较差,但也预示我国农田土壤固碳减排的巨大潜力。在自然因素和农业管理措施的作用下,农田土壤碳库的动态变化对于大气CO2 的源汇具有直接的意义[8-9]。以往我国研究者通过调查和土壤检测资料以及文献研究资料的数据处理,统计和定量研究了村、县、省等不同尺度的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特征。我们假设所有土壤研究的样本为随机采集,这样利用样本的土壤研究文献报道的有机碳资料代表研究当时的土壤有机碳背景。收
集和处理不同时间段发表的土壤研究文献,提取其中有机质含量及其他相应信息,对这些样本的统计便可以认识不同时间段的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因此,试图通过对期刊网已发表的土壤研究学术论文中样本有机质(碳)含量数据的统计,分析1980 年以来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变化情况,以丰富我国农田土壤有机碳研究资料并为认识农田有机碳动态进一步提供科学依据。
何力妍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中国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探讨_基于中文期刊网论文资料的统计分析

(491.871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