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NMR代谢组学法研究大蒜辣素对大鼠的作用机制

周晓丹 | -> | 534| 0| 1568.994MB |大蒜,大蒜辣素,代谢组学,核磁共振

周晓丹 周晓丹 | 文档量 |浏览量8366

摘要: 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法研究大蒜辣素对大鼠的作用机制。以生物核磁共振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辨别分析法 (PLS-DA) 分析大鼠腹腔注射大蒜辣素后尿液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变化, 研究大蒜辣素对正常大鼠代谢过程的影响。给药后, 尿样中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柠檬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酸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逐渐恢复的趋势,酮体水平也有所上升; 而葡萄糖、乳酸、丙氨酸、马尿酸、氮氧三甲胺和牛磺酸水平略有降低。偏最小二乘分析表明, 给药组与对照组的代谢谱有明显差异。大蒜辣素给药后对正常大鼠代谢过程具有显著影响, 代谢组学研究有助于认识大蒜的作用机制。
    代谢组学 (metabonomics) 方法, 由Nicholson 等[1]最先提出, 主要利用高分辨核磁共振 (nuclearmagnetic resonance, NMR) 或现代质谱技术, 对生物体液的内源性代谢产物进行测定, 结合模式识别等数值分析方法, 分析探讨机体在各种状态下的代谢表型, 能够高通量、全景式、直观地研究生物体在生理、病理以及药物和毒物作用下发生的各种代谢动态变化, 从而有助于发现外源性物质作用的靶器官和靶点, 揭示其作用机制, 进而确定与之相关的生物标记物[2]。
    大蒜 (Allium sativum L.) 是历史悠久的药食两用佳品, 具有杀菌、降血脂、抗血栓、预防中风和高血压、保护肝脏和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癌等多种药效[3−6]。体内外研究表明, 其抗菌作用是由所含蒜氨酸在蒜酶作用下形成的大蒜辣素所产生[7]。由于大蒜辣素稳定性差、半衰期短、反应活性高, 一直难以直接测定其药代动力学行为[8]。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手段, 通过1H NMR法测定大鼠腹腔注射大蒜辣素后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随时间的变化, 研究大蒜辣素对大鼠生物体内代谢的影响, 探讨大蒜辣素在大鼠体内的作用机制。
周晓丹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NMR代谢组学法研究大蒜辣素对大鼠的作用机制

(1568.994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