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蒴齿类型藓类植物的FTIR光谱分析及系统学意义初探
吴小朵 | -> | 855| 1| 0.450062MB |红外光谱,藓类,系统学,分级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而成的节齿类( Ar throdontae) ; 节齿类又根据孢蒴着生位置和蒴齿的层数分为顶蒴单齿类( Acro car piHa plolepideae) 、顶蒴双齿类( Acrocar piDiplo lepideae ) 、侧蒴双齿类( Pleurocar piDiplo lepideae) [15] 。中国藓类植物属志[ 6, 7] 采用的就是
上述系统。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 FTIR) 对生物材料的研究于近年来开始兴起, 通过光谱可以反映整个细胞的化学组成, 包括多糖( 纤维素、半纤维素) 、蛋白质、核酸、脂类及许多生物大分子的振动特征, 因此可以综合反映生化信息上的差别, 即通过 指纹特征 区分不同的物种和类群[8, 9] 。目前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微生物( 细菌[ 10] 、真菌[11] ) 、藻类[ 12] 、中药材[13] 、苗间作物[ 8, 14] 和杂草[ 14] 等的种间分类和鉴定,而在生物系统学领域内, 包括科、目及其以上类群的区分方面研究较少[ 15] 。苔藓植物学方面郭水良等曾初步报道了用FTIR 光谱结合除趋势对应分析鉴别不同的药用苔藓植物[ 16] 。本文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藓纲中分属不同类群的23 种藓类植物进行了测定, 并应用分级聚类分析( hierar chical cluster analy sis, H CA) 和主成分分析法(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对4 个光谱特征区间的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与以蒴齿结构作为最基本特征的传统藓纲分类系统相一致, 初步探索和证明了FT IR 光谱技术在苔藓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的可行性。特将结果予以报道。
-
关键词: 红外光谱,藓类,系统学,分级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发表时间: 2011-12-27 16:34:46
-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红梨果实,营养元素 发表时间: 2011-12-27 16:33:22
-
关键词: 导电高分子,聚吲哚,电化学聚合,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 发表时间: 2011-12-27 16:31:49
-
关键词: 碳纤维,皮芯结构,Raman光谱,热处理温度 发表时间: 2011-12-22 15:22:40
-
关键词: 遗传算法,偏振X射线荧光,重叠谱分解,永磁材料 发表时间: 2011-12-22 15:20:14
-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包装奶酪,聚乙烯,成分检测 发表时间: 2011-12-16 16: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