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印迹技术在痕量金属分离和富集中的应用

唐婧 | -> | 873| 1| 0.787138MB |分子印迹,分子印迹聚合物,离子印迹聚合物,分子识别,微萃取,痕量分析

唐婧 唐婧 | 文档量 |浏览量9009

摘要分子印迹是近年来正在发展的制备分子识别功能材料的新技术。用印迹技术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和离子印迹聚合物的优点是:高度预定的选择性、识别性和实用性。印迹技术与固相微萃取联用在痕量组分的选择性分离和预富集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印迹技术在痕量金属选择性分离和预富集中的应用进展,并分别详细阐述了Hg(ll)、镉、铜、镍、钴、锌、铅、UO2+、丁基锡和三苯基锡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环境、食品、生物及医药样品中的分析应用.
    分子印迹是集高分子合成、分子设计、分子识别、仿生生物工程等学科优势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制备具有识别功能材料的技术。分子(离子)印迹技术是以目标分子(离子)为模板,将功能单体分子通过共价键或非共价键的方式与模板分子(离子)结合,再加入交联剂进行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将模板分子(离子)洗脱出来,在聚合物内留下了和模板分子在空间结构、结合位点完全匹配的三维空穴,此特征空穴能专一地或高选择地识别模板分子或离子,使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简称MIP)和离子印迹聚合物(i—onlclmprinted polymer,简称IIP)对模板分子(离子)具有识别功能。
    分子印迹聚合物或离子印迹聚合物在印迹过程中产生的识别位点通过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和金属配位作用等选择性地结合印迹分子或离子。
    1972年Wulff研究小组首次成功制备出分子印迹聚合物。Nishide等在1976年首先报道了在金
属离子存在下交联聚(4一乙烯吡啶)与双功能基二溴烷烃线性聚合物…。
    印迹聚合物的特点:(1)高度预定的选择性,即它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制备不同的MIP或IIP。(2)识别性( recognition),即MIP或IIP是按照模板分子定做的,可专一地识别印迹分子或离子,从而能消除共存元素和背景对目标物分析测量的干扰,例如以MIP作为手性固定相用于色谱拆分手性药物,不仅可以完全分离一对异构体,同时可预测手性物的洗脱顺序,于是省去了测定洗脱物手性的过程;用作固相萃取剂来分离富集复杂样品中的痕量分析物,避免了医药、生物及环境样品体系复杂、预处理繁琐等不利因素,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从而降低检出限,提高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将MIP与HPCE相结合,叮克服高效液相色谱柱效过低的缺点。(3)实用性,可以与天然的生物分子识别系统如酶与底物、抗原与抗体、受体与激素相比拟,在色谱、固相微萃取、膜分离和痕量金属离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4)抗恶劣环境,对酸、热有很好的稳定性,不膨胀性,使用寿命长;(5)制备简便。表面印迹还具有传质速度快的优点。
唐婧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印迹技术在痕量金属分离和富集中的应用

(787.138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