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羧酸吡啶类分子间氢键对光致异构化及光化学稳定性影响的谱学研究

董芳 | -> | 1164| 1| 0.490657MB |苯乙烯基吡啶,分子间氢键,光异构化,光化学反应

董芳 董芳 | 文档量 |浏览量9830

摘 要 以丁二酸胆甾醇单酯(CSA) 作为质子给体, 以42对烷氧基苯甲酰氧基24′2 苯乙烯基吡啶(NCn) 作为质子受体, 通过羧酸和吡啶之间的氢键作用形成氢键诱导液晶化合物(CSA ·NCn) 。利用紫外光谱研究了含苯乙烯基吡啶基团的液晶化合物NCn 及其与丁二酸胆甾醇单酯(CSA) 的氢键复合物CSA ·NCn 在溶液中的光致变色及光化学反应。结果表明, 在乙醇溶液中紫外光照射下二者均发生顺反异构化, 分子间氢键对顺反异构化反应没有太大的影响; NCn 化合物在氯仿溶液中, 紫外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 而CSA ·NCn的氯仿溶液, 紫外光照射下只发生顺反异构化, 这一方面说明光化学反应发生在吡啶的氮端, 同时也表明这类氢键液晶化合物中的氢键比较稳定, 光照下不发生解离; 在NCn 和CSA ·NCn 的乙醇溶液中加入H2 SO4 , 两者均发生质子化。表明强酸可以破坏CSA ·NCn 化合物中的氢键, 使含吡啶端基解离出来, 同H + 发生质子化。
    近年来, 人们对基于分子识别和分子自组装方式构成的多组分体系寄予了极大的关注。这种方法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去设计和开发所需特殊性质的材料。氢键是构筑此类超分子结构的主要的分子间作用力。通过适当的质子给体和质子受体间的氢键作用, 不仅可以改变原来是液晶的质子给受体的相变行为, 也可以诱导原来不是液晶的质子给受体使其成为液晶。芳香羧酸和吡啶之间的氢键作用被广泛地用于此类氢键诱导液晶材料的构筑[1-5 ] 。
    我们已经通过变温红外光谱和变温拉曼光谱研究了另外一种芳香羧酸和吡啶之间的氢键复合液晶。讨论了分子间氢键的热稳定性及其对液晶行为、分子间排列的影响[6 ] 。本文利用丁二酸胆甾醇单酯(CSA) 作为质子给体, 以42对烷氧基苯甲酰氧基-4′-苯乙烯基吡啶(NCn) 作为质子受体, 通过羧酸和吡啶之间的氢键作用形成了氢键诱导液晶化合物(CSA·NCn) 。其中苯乙烯基吡啶类化合物(NCn) 是液晶化合物,具有向列相和近晶相, 而丁二酸胆甾醇单酯(CSA) 不是液晶化合物; 两者的1 ∶1 氢键复合物则是液晶化合物, 且具有近晶相(Sc) 和胆甾相, 作者已用DSC、偏光显微镜对此类氢键诱导液晶化合物(CSA ·NCn) 的相变温度和液晶行为进行了研究。本文利用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羧酸和吡啶之间的分子间氢键对光异构化、光化学反应的影响, 以进一步探讨分子间氢键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董芳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羧酸吡啶类分子间氢键对光致异构化及光化学稳定性影响的谱学研究

(490.657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