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核糖核酸与中性红作用机理及含量测定的研究

孙蕊 | -> | 1181| 1| 1.183505MB |核糖核酸,中性红,光谱法,静电缔合

孙蕊 孙蕊 | 文档量 |浏览量8747

摘􀀁 要􀀁 研究了在弱酸性介质中小分子中性红与生物大分子核糖核酸强烈相互作用, 导致分子构象的变化,引起分子光谱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的变化。应用光谱法研究了反应体系酸度、缓冲溶液用量、中性红用量、反应时间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确定了实验最佳条件, 提出并建立了测定核糖核酸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0~ 9􀀁 0 􀀁g 􀀁 mL- 1 , 检出限为0􀀁 10 􀀁g 􀀁 mL- 1 , 相关系数r 为0􀀁 999 8。实际样品测定, 结果满意。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 认为静电缔合作用使中性红分子与凝聚在RNA 分子链上的反离子交换, 然后, 以协同方式与RNA 分子发生键合, 使中性红平面共轭芳香结构受到破坏, 􀀁- 电子叠合程度降低, 吸光度降低, 最大吸收波长紫移。
    核糖核酸( RNA) 的研究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1] , RNA 的研究成果将成为制服病毒和癌症的强大工具[2- 4] 。定量方法是研究RNA 的基础, 见诸报道的有紫外-分光光度法[5] 、显微分光光度法[ 6] 、定磷法[7] 和地衣酚法[ 8]等。应用阳离子染料定量测定DNA 含量的方法较多[ 9-12] , 但据此测定RNA 含量的研究甚少。研究RNA 与阳离子染料作用机理对改进生理学中基因传输载体、提高转染效率十分重要。由于RNA 常为单链结构, 与某些阳离子染料作用表现出与DNA 双螺旋结构不同的光谱行为。实验发现, 中性红与RNA 作用溶液有沉淀生成, 在显微镜下可看到圆球状晶体, 在535 nm 处紫移程度在一定范围内随RNA 量的增加而增大, 535 nm 处的最大吸光度与RNA 的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提出并建立了测定RNA 含量的新方法, 检测限量0􀀁 10 􀀁g 􀀁 mL- 1 , 线性范围0􀀁 0~ 9􀀁 0 􀀁g 􀀁 mL- 1 , 相关系数r为0􀀁 999 8。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实际样品分析, 结果满意。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 认为静电缔合作用使中性红分子与凝聚在RNA 分子链上的反离子交换, 然后, 以协同方式与RNA 分子发生键合, 使中性红平面共轭芳香结构受到破坏, 􀀁- 电子叠合程度降低, 吸光度降低, 最大吸收波长紫移。
孙蕊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核糖核酸与中性红作用机理及含量测定的研究

(1183.505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