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可待因

孙蕊 | -> | 921| 0| 1.072553MB |可待因,7,7,8,8-四氰基对苯醌,分光光度法,荷移反应

孙蕊 孙蕊 | 文档量 |浏览量8747

摘􀀁 要􀀁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电子受体7, 7, 8, 8- 四氰基对苯醌( TCNQ) 与电子供体可待因的荷移反应,发现TCNQ 与可待因在丙酮介质中易发生荷移反应, 并生成稳定的络合物, 药物的最大的吸收峰由紫外区移至近红外区。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药物制剂中可待因含量的高选择性的荷移分光光度法, 在最佳条件下,可待因浓度在0􀀁 1~ 1􀀁 6 􀀁g 􀀁 mL- 1 范围内符合朗伯- 比尔定律, 在最大吸收波长845 nm 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 7􀀁 104 L 􀀁 mol- 1 􀀁 cm- 1 。文章还研究了缔合常数和自由能变化并探讨了荷移反应的机理。该方法已用于片剂中可待因含量的测定, 其回收率为( 98􀀁 94􀀁 0􀀁 96) %~ ( 99􀀁 12 􀀁 1􀀁 21) %。
    可待因( Co deine) 又名甲基吗啡, 是鸦片中的菲类生物碱之一, 为临床常用的中枢镇痛剂, 临床上多用于缓解疼痛, 其止痛效果虽不如吗啡, 但依赖性较弱, 不良反应小,是世界卫生组织对癌症病人止痛治疗方案中的最主要的药品之一。因此测定药物制剂中可待因的含量, 对临床用药安全、防止成瘾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关可待因的分析方法已有文献报道的有分光光度法[ 1] 、荧光光谱法[ 2] 、气相色谱法[3] 、高效液相色谱法[ 4-6] 、毛细管电泳法[ 7-9] 、CPA- 矩阵法[10] 和酸碱滴定法[ 11] 。
    通常情况下可待因与药片中赋形剂的最大吸收波长均出现在同一区域, 难以用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本文优化了7, 7, 8, 8- 四氰基对苯醌与可待因形成荷移络合物的最佳条件, 使药物的最大的吸收峰由紫外区移至近红外区, 排除了赋形剂对测定的干扰。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药物制剂中可待因的高选择性的荷移分光光度法, 经样品测定, 获得满意的结果。本文还对荷移络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 并通过缔合常数和自由能的计算研究了荷移络合物的稳定性。
孙蕊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可待因

(1072.553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