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蓝细菌胞外多糖及其应用

王彦泰 | -> | 1760| 2| 0.288857MB |微生物,蓝细菌,胞外多糖,生理功能,应用

王彦泰 王彦泰 | 文档量 |浏览量7578

摘要: 介绍了蓝细菌多糖的研究进展,包括产胞外多糖的蓝细菌菌株和蓝细菌胞外多糖的性质、生理功能等。展望了蓝细菌胞外多糖的工业化应用价值及其前景。
    蓝细菌(Cyanobacteria),又称蓝藻,出现于35 亿年前,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能进行光合放氧的原核生物。它具有与植物类似的光合作用, 光合自养是其生长的主要营养模式,同时它的细胞与典型的革兰氏阴性菌一致,因此蓝细菌具有细菌和藻类的双重代谢特性[1]。蓝细菌的形态多种多样,从单细胞到丝状多聚体,按其形态可分为5个群。蓝细菌生活在各种环境下,包括陆生及水生,数量庞大。许多种类还能生活在极端环境下(高盐、高碱、低温、干旱)。为适应这种多变的恶劣环境,蓝细菌形成一系列的代谢适应机制。其中,蓝细菌分泌到细胞外的黏性物质被认为对其适应恶劣的环境起重要作用, 其主要成分是蓝细菌胞外多糖。蓝细菌分泌大量多糖在体外形成鞘
体、黏液层和荚膜。在批次培养蓝细菌时,荚膜及粘液层可作为水溶性物质释放到培养基中, 使培养基粘度不断增加。蓝细菌胞外多糖有助于提高细胞膜囊对干旱和冷冻的耐受性。Hill[2],Yoshiyuki Tamaru[3]等人对蓝细菌Nostoc commune 的研究表明, 蓝细菌分泌的胞外多糖在其耐受干旱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从野生发状念珠藻中分离得到的多糖nostoflan 对单纯疱疹病毒(HSV-1)、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等多种具有封套的病毒(enveloped viruses)有很强的抗病毒活性,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活性多糖[4-5]。
    由于蓝细菌多糖具有的一些特性优于从植物或大型藻类中提取的多糖,近年来人们对它的研究逐渐增多。作为一种新型材料, 蓝细菌胞外多糖具有很多适合工业应用的特点,例如具有很好的持水性,可以从工业废水中去除重金属离子,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等等。而且释放到培养基中的多糖易于提取,具有较好的工业价值,使得蓝细菌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新型产多糖资源。
    本文就蓝细菌胞外多糖的性质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前景,结合作者自己的工作,作一综述。
王彦泰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蓝细菌胞外多糖及其应用

(288.857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