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消除个体条件测量差异的动态光谱及其频域提取法的研究

王晶 | -> | 1180| 1| 0.316247MB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无创检测,脉搏波动,个体差异,频域提取法

王晶 王晶 | 文档量 |浏览量25936

摘 要 在近红外光谱的皮肤无创检测中, 个体差异是一个相当大的技术难题。在血液成分无创检测中, 个体差异包括毛发、角质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等。研究表明, 个体差异随着个体不同而不同, 是阻碍血液成分无创检测技术实用化的重要因素。文章提出了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产生机理和傅里叶变换的检测血液成分浓度的新方法) ) ) 频域提取法, 这种方法可以消除测量中由于皮肤组织和肌肉组织产生的差异; 提出了动态光谱的概念, 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说明了这种方法的优点, 并通过实验直接提取了各波长中仅由血液成分产生的吸光度光谱图, 对于近红外光谱无创检测血液成分的实际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近红外人体内成分无创伤检测是生物医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 它可实现实时、安全、无痛的自我监测。20 世纪70年代, 西德的Kaiser、美国的Jobsis 开始了应用光学的方法进行人体内化学成分测量的尝试, 揭示了近红外光( 700~1 300 nm) 在生物组织内较低的衰减率和用近红外光谱法无创检测组织血氧浓度的可行性, 从而开始了人体内成分无创检测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近年来世界各地的研究小组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 5] 。
    在近红外光谱无创检测中, 经研究表明, 检测中测量部位的不同, 检测部位皮肤的厚度, 皮肤表面及皮下组织的状况, 测量位置的情况等都是影响测量的重要因素。由于这些因素对于吸光度的影响尚无法测量, 因此需设法消除皮肤组织及其皮下组织对于吸光度的影响成为近红外光谱无创检测血液成分是否能够实施的关键。目前, 在临床中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检测, 是利用光谱中的两个波长, 成功地实现了血氧饱和度的检测, 同时消除了个体差异的影响, 但这种方法仅利用了两个波长, 且不能测量其他血液成分的浓度。目前血液成分检测中个体差异的问题仍然是没有克服的问题, 阻碍了近红外光谱血液成分无创检测技术的实际临床应用[ 6-10] 。
    本文提出了一种根据光电脉搏波的产生原理检测血液成分浓度的新方法, 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的特性来得到动脉充盈与动脉收缩时吸光度的变化量, 以此来消除测量中由于皮肤组织和肌肉组织产生的差异, 并得到了吸光度动态光谱图。
王晶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消除个体条件测量差异的动态光谱及其频域提取法的研究

(316.247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