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微囊藻毒素_MC_LR_在黑麦草幼苗体内的积累及对其生长的影响

许旭 | -> | 439| 0| 0.443326MB |藻毒素,黑麦草,发芽率,幼苗生长,抗氧化酶,积累

许旭 许旭 | 文档量 |浏览量9385

摘要:采用室内发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微囊藻毒素MC-LR 对黑麦草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及幼苗体内抗氧化酶SOD、POD 和CAT 活性的影响,同时用液相色谱/质谱法(L/MS 法)检测MC-LR 在黑麦草幼苗体内的积累。结果显示,随着MC-LR 处理浓度升高,黑麦草种子发芽率逐渐降低;MC-LR 对黑麦草幼苗株高和干重无显著影响;但4 mg·L-1 MC-LR 处理对幼苗根长和鲜重具有显著抑制作用。MC-LR 处理提高了黑麦草幼苗体内SOD 和POD 活性,但高浓度MC-LR 对两种酶活性又具有一定抑制作用。随着MC-LR 处理浓度升高,MC-LR 在幼苗体内积累含量和生物富集系数逐渐增大。黑麦草幼苗体内可积累MC-LR,这有可能通过食物链途径对食品安全造成一定潜在风险。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简称MCs)是由水华蓝藻如微囊藻、颤藻和鱼腥藻等产生的一种具有肝毒性的环状七肽,它对蛋白磷酸酶1 和2A 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1-2],并可以破坏哺乳动物肝脏的血管,从而引起肝脏组织坏死,最终导致原发性肿瘤[3]。目前能检测到的微囊藻毒素有60 多种异构体[4],其中微囊藻毒素MC-LR 是已知毒性最强、急性危害最大的一种淡水蓝藻毒素[5]。为此,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都制定了严格标准限制藻毒素[6],我国现颁布执行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也包含了藻毒素的检测项目[5]。
    目前关于藻毒素对生物毒害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囊藻毒素对动物的作用及其机理上[7-9]。有关微囊藻毒素对植物尤其是陆生植物生长和生理方面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关于藻毒素在食物链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尚没有明确研究。1995 年,Kós 等[10]首次报道MC-LR 和其粗提物能够抑制芥菜幼苗的生长。Anja Peuthert 等[11]用5.0 μg·L-1 的MC-LR 和MC-LF处理11 种农作物,结果显示这两种藻毒素异构体对植物细胞均产生了氧化胁迫作用,并能够在作物体内积累。黑麦草是常见的一种牧草,有关不同浓度MCLR对黑麦草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及在幼苗体内积累的研究鲜见报道。本试验研究不同浓度藻毒素粗提液对黑麦草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检测MC-LR 在幼苗体内的积累,以期为藻毒素通过牛羊等牲畜取食黑麦草从而进入人类食物链的安全风险研究提供工作基础。
许旭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微囊藻毒素_MC_LR_在黑麦草幼苗体内的积累及对其生长的影响

(443.326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