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宁夏黄灌区稻秆还田对硝态氮流失量的影响

许旭 | -> | 431| 0| 0.467411MB |硝态氮,淋失量,秸秆还田,树脂芯

许旭 许旭 | 文档量 |浏览量9385

摘要:为控制稻田土壤硝态氮流失,对宁夏黄灌区稻田设置不同量秸秆还田处理:常规施肥不还田(CK)、常规施肥条件下稻秆分别半量(T1)与全量(T2)还田,采用树脂芯法测定了稻秆还田10、20、30 cm 土层硝态氮淋失量。结果表明,稻秆还田可以有效减少30cm 处硝态氮淋失量,减少比例在5.5%左右。从生育期内来看,前期流失量大于后期,但在后期120 cm 土层渗滤液中硝态氮含量在10 mg·L-1 以下,对地下水污染没有威胁。稻秆还田条件下,前期土壤硝态氮含量较低,减少了硝态氮淋失的可能性,后期N 素得到释放而促进了水稻的生殖生长,产量得到增加。因此,稻秆还田可以作为源头控制稻田硝态氮流失的较好措施加以推广。
    农田土壤硝酸盐的淋洗已被认为是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对于稻田土壤硝态氮淋失的研究,在田间自然状态下,主要通过对土壤渗漏液以及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测定来对硝酸盐的积累与淋洗程度进行评价;室内主要通过模拟实验,利用基础数据构建相应模型,对农田的硝态氮淋失进行估算。田间方法虽然可以得到土壤溶液中硝态氮的浓度,但不能够准确得到渗漏量数据,对于准确评价硝态氮的渗漏损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室内研究设定条件难以模拟自然状态下土壤实际情况,模型的适用范围有限,难以真实反应硝态氮的淋失情况。
    离子吸附树脂法在土壤氮素上的研究日渐增多,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树脂袋、树脂芯以及树脂膜法[1-5]。树脂芯法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受到欢迎,它在田间原位培养的情况下,可以尽量保持管子内外湿度和温度的一致性,同时允许管内N 素矿化产物随水移动,能减少因硝态氮和铵态氮的积累而造成的影响。树脂法测定硝态氮的水平与直接采集土壤或测定土壤渗漏水的结果基本一致[6-8]。
    黄河上游宁夏灌区是我国灌溉农业的精华区,但当前仍然采用“大引大排”和过量施肥等粗放的农作方式,由此造成的面源污染对黄河水质构成了极大威胁。2007 年黄河宁夏段水质为Ⅲ~Ⅳ级,其中造成超标的污染物主要为N[9]。2009 年,宁夏黄灌区水稻秸秆资源量为59.15 万t,饲料用32 万t,草编用量接近1 万t[10]。灌区农作物秸秆还田率在10%左右[11],大量的秸秆被随意丢弃甚至直接焚烧,不仅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还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近年来,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受到积极推广,在此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大多集中于秸秆还田对农田理化性质、水土流失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等方面,而以稻秆还田为切入点研究稻田硝态氮淋失量的报
道不多。本文将树脂芯法引入农田土壤尺度,在灌区稻田常规施肥基础上进行稻秆还田后,对10、20、30cm 土层处的硝态氮淋失量进行了原位吸附测定,避免了因估测渗漏量而引起的实验误差,较准确地反映了硝态氮的淋失。
许旭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宁夏黄灌区稻秆还田对硝态氮流失量的影响

(467.411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