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基于差分光学吸收光谱( different op tical absorp tion spectroscopy, DOAS)技术于2007年1月19日~2月8日期间对位于北京市北四环附近的北京大学校园进行了大气污染物SO2 , NO2 , HONO和HCHO的连续监测。并对SO2 典型日变化趋势、主要污染源以及气象条件对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天气状况较为稳定的情况下, SO2 具有“V”字型日变化特征, 即除下午浓度较低外, 其余时间浓度均较高。研究发现北京冬季采暖期间燃煤对大气各污染物的浓度均具有显著贡献。结合风速等气象要素对污染物扩散、传输和清除进行的分析可知, 监测期间风速对污染物浓度分布起主导作用, 气压等其它气象状况对污染物浓度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 随着北京城市的迅速发展, 城市范围加大、人口剧增, 伴随而来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冬季采暖期是北京大气污染较重的时期, 污染物主要是燃煤采暖造成的, 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SO2、NOx、CO[ 1 ]是造成燃煤型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目前北京每年冬天还有一部分小煤炉点起来, 尽管城区目前烧的基本上是天然气或者添加了固硫剂的型煤, 但因为是低空排放, 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 而且城乡接合部多是原煤散烧, 污染更大。在控制煤烟型污染方面, 北京积极改善能源结构, 加强燃煤污染治理, 全力加强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本文利用差分吸收光谱( differentop tical absorp tion spectroscopy, DOAS)技术针对北京地区冬季的几种大气污染物( SO2 , NO2 , HONO和HCHO)进行了为期21 d的连续监测, 给出了光谱反演方法, 计算了污染物的检测极限, 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冬季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以及气象条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