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所以, 荧光光谱法成为人们研究血清白蛋白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手段[2-6 ] 。
目前, 在人们以SA 为对象的相互作用研究中, 通常以280~300 nm 的紫外光作为激发光, 得到SA 的最大荧光发射波长(λem) 在340~350 nm。通过对比加入作用物质前后SA 在λem处荧光强度值的变化可获得两者的相互作用信息。然而, SA 含有20 种氨基酸, 其中只有芳香族类的三种氨基酸, 即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具有荧光, 它们又因其各自的发色团(侧链基团) 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荧光光谱, 其λem分别为348 , 303 和282 nm[7 ] 。由此可见, 传统的荧光光谱法得到的SA 的荧光光谱只是色氨酸的荧光性质的反映。显然,SA 中色氨酸所占比例是有限的, 而其他19 种氨基酸都可能参与到相互作用过程中, 甚至具有更强的结合能力, 但由于其他氨基酸不具有荧光或不能被检测到, 它们与作用对象之间的结合信息不能体现在SA 的荧光光谱上。因此, 用色氨酸的荧光光谱所表达的信息来代表整个蛋白分子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不准确的。
我们认为, 以SA 为对象的传统荧光光谱法的不准确性是因为物质局部产生的信息被当作了整体信息。如果与SA作用的物质是具有荧光的小分子, 那么, 荧光小分子所表达的荧光信号是其分子性质的整体反映。因而, 以小分子为检测对象, 考察体系中SA 对小分子荧光性质的影响, 便能获得二者相互作用的准确信息。
本文以牛血清白蛋白( bovine serum albumin , BSA) 与Triton X2100 ( TX) 和盐酸西布曲明( sibut ramine hydrochloride , SH) 相互作用体系为研究对象, 分别以生物大分子(BSA) 和小分子( TX , SH) 为荧光源, 对体系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荧光光谱法研究, 获得了其各自的结合常数, , 并通过紫外光谱法对其结果进行了验证。
-
关键词: 鲟鱼,鲨鱼,硫酸软骨素,红外光谱 发表时间: 2011-12-22 11:33:09
-
关键词: 可见吸收光谱,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浓度,人工神经网络,脑组织 发表时间: 2011-12-22 11:31:27
-
关键词: 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改进荧光光谱法 发表时间: 2011-12-22 11:29:34
-
关键词: 玄参汤剂,荧光光谱 发表时间: 2011-12-22 11:28:15
-
关键词: 激基缔合物峰,真空镀膜,浇铸膜 发表时间: 2011-12-22 11:27:18
-
关键词: 室温离子液体1-丁基-3-三甲基硅烷咪唑六氟磷酸,铅,透析液,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发表时间: 2011-12-22 11: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