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黎药角花胡颓子茎叶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黎药角花胡颓子茎叶用70% 乙醇提取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对乙酸乙酯萃取部位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薄层色谱及波谱分析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角花胡颓子茎叶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6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 1) ,羽扇豆醇( 2) ,齐墩果酸( 3) ,熊果酸( 4) ,α-香树脂( 5) ,β-胡萝卜苷( 6) 。结论: 化合物1 ~ 6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角花胡颓子Elaeagnus gonyanthes Benth. 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又名羊母奶子、吊中子藤,以根、叶、果入药,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云南等省区。《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记载胡颓子叶能平喘止咳,其根能祛风通络、行气止痛、消肿解毒,其果能收敛止泻[1]。目前从胡颓子属植物中已分离得到黄酮类、三萜类、生物碱类等成分,而国内外尚未见有关角花胡颓子化学成分的报道[2]。为了开发和利用该药用植物资源,本文对胡颓子茎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通过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 等色谱分离手段,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了6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 1) ,羽扇豆醇( 2 ) ,齐墩果酸( 3) ,熊果酸( 4) ,α-香树脂素( 5) ,β-胡萝卜苷( 6 )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