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温度两阶段控制策略发酵生产重组角质酶

展鹏飞 | -> | 498| 1| 1418.779MB |角质酶,重组枯草芽孢杆菌,温度两阶段控制,比生长速率,比合成速率

展鹏飞 展鹏飞 | 文档量 |浏览量5222

摘 要 为进一步提高重组Bacillus subtilis WSHB06-07发酵生产角质酶的产量和生产强度,在pH两阶段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考察了温度(27~40 ℃)对菌体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研究发现,37 ℃适于菌体生长而30 ℃适于菌体产酶. 通过分析发酵过程中菌体比生长速率及产物比合成速率的变化,确定了温度两阶段控制策略,即0~4 h时控制温度37 ℃,4 h后将温度调至30 ℃. 通过采用这一优化策略,角质酶酶活和生产强度分别可达312.5 U/mL和13.02 kU L-1 h-1,相比恒定温度37 ℃控制模式下分别提高了83.4%和10.9%. 图6 表2 参13
    角质酶是一种多功能酶,属丝氨酸酯酶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22×103~30×103,是一种具有称作α/β水解酶折叠的共同结构框架的蛋白质[1, 2]. 角质酶既可水解不溶性多聚体角质,还可作用于长链、短链脂肪酸酯、乳化的甘油三酯和可溶性的合成酯,参与酯化、转酯化等反应,在食品工业以及生物催化、纺织业、化工、农药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3~5]. 虽然角质酶用途广泛,但其研究主要集中于重组菌的构建、提取、纯化、酶学性质以及固定化等方面,有关发酵条件优化国内外虽然有一些报道[6~8],但由于产量较低,迄今为止并没有工业化生产的相关报道,角质酶的市场仍处于空白.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保藏的重组Bacillus subtilis表达角质酶产量较高. 通过在摇瓶水平和3 L发酵罐上条件优化,酶产量提高显著,采用pH两阶段控制策略生产角质酶,产量达到168.8 U/mL [9]. 此外,在前期研究中还发现温度是影响角质酶发酵的另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 本实验在pH两阶段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考察了温度对角质酶发酵的影响.
展鹏飞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温度两阶段控制策略发酵生产重组角质酶

(1418.779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