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等,2008) . 传统三维电极反应床中,粒子电极采取无规填充方式,虽然缩短了传质距离,增大了反应面积,但会产生较大的短路电流,增加了设备的能耗. 而通过掺杂填充绝缘颗粒来减少短路电流的方法,因在水流和气流长期冲刷下,粒子电极会与绝缘粒子逐步分开,以致改善效果不能持久( 周抗寒等, 1994; Wang et al. ,1990) . 而且在这种杂乱的填充方式下,粒子电极长度、分布状态的不同均会影响电催化效果,因而也无法准确考察反应器内电催化氧化反应的推动力———超电势的分布. 这就使对三维电极反应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工艺探索阶段,很少见到有关反应器数学模型建立和合理设计的系统研究.
因此,本文采用自制的粒子电极串作为床体填充颗粒,探讨一种消除床体短路电流的新方法,并
研究不同长度、分布状态的粒子电极串对染料直接湖蓝废液电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 同时,借助这种
新型的填充方式,探讨粒子电极上超电势的分布情况,以期为建立三维电极反应器的数学模型,推动
三维电极反应器设计的理论发展提供新的论证方法.
-
关键词: 三维电极,电催化,粒子电极,粒子电极串,电位差 发表时间: 2013-03-07 14:18:36
-
关键词: 滇池流域,水质污染因子,着生藻类,底栖动物,空间分布特征 发表时间: 2013-03-07 14:17:34
-
关键词: 霾,京津冀,气象资料 发表时间: 2013-03-07 14:15:46
-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组成型表达,转座子,生物降解 发表时间: 2013-03-07 14:14:21
-
关键词: 络氨铜,铜绿微囊藻,景观水体,叶绿素a,藻华 发表时间: 2013-03-07 14:12:30
-
关键词: 白雪姬,植物修复,铅胁迫,铅富集,生长生理 发表时间: 2013-03-07 14: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