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的重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如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人口激增与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积剧减与生物物种的快速灭绝、水资源匮乏、臭氧层破坏、环境恶化与灾害频发等(联合国社会发
展研究所, 1997) . 而区域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途径(李家洋等, 2006) , 就区域性分析而言, 重点集中在一些敏感区域, 如脆弱生态区和自然地理的过渡地带及山地等. 这些地区由于抵抗外部干扰的能力差, 对环境的改变更为敏感, 因此, 它们正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
秦岭山地北仰南俯, 地处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生态过渡带,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古老的地质演
化历史、复杂的自然环境特点孕育了丰富的天然植物资源. 秦岭是重要的气候分界线, 南北气候差异
大, 北坡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带, 南坡大部分地区则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带. 同时, 秦岭山地还是
重要的生物地理分界线, 秦岭以北广泛分布着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而秦岭以南分布的则是北亚热带落
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 如位于秦岭南部的安康与位于北部地区的西安, 两地纬度仅差1b40c,直线距
离不足200km , 但气候差异却比较显著( 钟兆站,1996) . 20世纪80 年代是全球气候变暖时期, 气候变暖过程中秦岭南北地区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性, 秦岭生态系统是否具有区域响应分界的意义, 一直倍受科学界关注.
NDV I能够敏感地反映出植被生长状况、生物物理化学性质及生态系统参数的变化,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像元所对应区域的植被和土地覆盖类型的综合情况, 因此, NDV I常被直接或间接用于研究植被或土地覆盖变化( Tucker et al. , 1985; Gramer,1999; C ihlar et al. , 1996; Townshend, 1994). 基于此, 本文以GIMMS 和SPOT VGT 两种数据集的NDV I数据为基础, 研究秦岭南北地区1982 ~ 2007年26年间植被覆盖NDV I变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程度, 通过定量对比分析研究秦岭南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差异, 以揭示全球变暖大趋势下秦岭南北地区植物生态系统的环境响应程度及意义.
-
关键词: 焚烧飞灰,水泥窑共处置,砷,迁移,热力学模拟,CHEMKIN,窑灰循环 发表时间: 2013-03-04 09:08:32
-
关键词: 分室脉冲引射袋式除尘器,脉冲引射清灰,清灰效率,清灰力,反向风速 发表时间: 2013-03-04 09:06:55
-
关键词: 氰化物,二氧化氯,土壤,化学修复 发表时间: 2013-02-16 11:05:31
-
关键词: 重金属,青霉菌,镰刀菌,复合,吸附 发表时间: 2013-02-16 11:04:13
-
关键词: 秦岭,植被覆盖,环境变化,人为活动 发表时间: 2013-02-16 11:02:27
-
关键词: 喀斯特,黔桂珠江水系,底栖硅藻,水体离子,电导率 发表时间: 2013-02-16 11: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