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长江三角洲海洋经济空间发展格局及其一体化发展策略

文晓雯 | -> | 755| 0| 0.267804MB |海洋经济,空间格局,长江三角洲

文晓雯 文晓雯 | 文档量 |浏览量17319

摘 要:海洋经济空间发展格局的形成与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探讨区域海洋经济空间发展格局,提出优化策略,对提升区域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长江三角洲海洋经济空间发展格局,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不均衡,空间差异显著;海洋产业地域空间集聚态势明显;形成了以上海、嘉兴、杭州、绍兴、宁波和舟山为中心的三角地带,以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为中心的北部轴线,以台州和温州为中心的南部轴线,所组成的“三角两翼”海洋经济空间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江三角洲海洋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经济空间结构是社会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是区域发展状态的重要“指示器”,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与区域发展密切相关[1]。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与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格局,提出优化策略,对提升区域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格局进行了分析与展望[2,3]。也有些文献对江苏[4,5]、上海[6,7]和浙江[8,9]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进行探讨,但这些研究多是以省级行政区为基本研究单元,未把长江三角洲作为整体。因而,系统、完整的长江三角洲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格局的研究成果较少。
    近些年,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迅速。2006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数据显示,长三角实现海洋生产总值6 869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33.0%,占长三角国内生产总值14.38%。海洋经济已经成为长三角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随着海洋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长三角原有的海洋经济空间发展格局被改变,新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正不断地形成,且影响和重塑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为此,研究长江三角洲海洋经济空间发展格局,提出区域海洋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对长三角乃至我国东部沿海其它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文晓雯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长江三角洲海洋经济空间发展格局及其一体化发展策略

(267.804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