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及临近水域鱼类种类组成现状

文晓雯 | -> | 854| 0| 0.280277MB |鱼类种类组成,长江口,中华鲟

文晓雯 文晓雯 | 文档量 |浏览量17319

摘 要: 为了解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及其临近水域鱼类种类组成的现状, 2004~ 2008 年利用底拖网、插网、定置网和刺网等多种网具对该水域的鱼类组成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共调查到鱼类105 种, 隶属于18 目43科86 属, 鱼类种类组成以鲈形目和鲤形目为主; 生态类型中海洋鱼类和淡水鱼类各37 种, 河口定居性鱼类25 种,洄游性鱼类6 种; 鱼类种类组成处于长江下游至东海的过渡类型, 鱼类食性以底栖生物、有机碎屑和浮游动物食性为主, 凶猛性鱼类较少。与以往调查资料相比, 调查水域鱼类物种数有所减少, 一些重要的物种更是濒临绝迹。保护区水域鱼类不仅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河口代表性、稀有性和很高的科研价值, 同时其生态系统也较为脆弱,并已受到严重威胁,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鲟( Acip enser sinenesi s Gray) 是一种大型江海洄游性珍稀鱼类, 其一生主要生活在海洋中, 主要栖息于我国东海、黄海、台湾海峡等大陆架水域和长江干流, 每年5~ 6 月前年秋季繁殖的中华鲟幼鱼降河洄游到达长江口, 集中在崇明东滩咸淡水域索饵生长, 并逐渐适应海水环境, 9 月后入海肥育[ 1~ 3] 。近20 多a 来, 因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沿江修建水利工程等原因, 使中华鲟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种群处于濒危状态[ 4] 。
    长江口水域既是中华鲟幼鱼降河洄游的唯一通道和集中栖息地, 同时也是幼鱼入海前摄食肥育和进行生理适应性调节的重要场所[ 5, 6] 。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的保护是中华鲟物种保护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此2002 年上海市政府批准建立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北起北八滧港, 南起奚家港, 由崇明岛东滩已围垦的外围大堤与吴淞标高- 5 m 的等深线围成, 总面积约696 km2。保护区所处的崇明东滩水域鱼类资源丰富, 为长江口重要的渔业捕捞区域, 但有关保护区内鱼类种类组成的相关报道较少, 且多集中于潮间带水域和长江口外渔场, 对保护区周边水域的鱼类种类组成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查研究[ 7~ 13] 。为更好地制定长江口中华鲟幼鱼保护措施, 我们在2005~ 2008 年先后对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及临近水域的鱼类种类组成进行了实地调查, 获得了大量的鱼类标本和调查资料。本文依据这些调查结果并参考有关文献, 对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及临近水域的鱼类种类组成现状进行了分析。
文晓雯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及临近水域鱼类种类组成现状

(280.277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