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对于自然地理因素中的地形因子与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小区域( 市县级)和小流域尺度[ 5~ 8] , 且分析涉及的地形因子也不全面。刘瑞明等[ 9] 虽然在DEM 的基础上, 分析了整个长江上游地区高程、坡度和坡向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但仅仅是针对2000 年单年份长江上游土地利用现状与地形因子关系的研究, 因此很难对于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以及某种变化类型对地形因子的响应进行深入研究, 分析结果的实用性和对管理部门的决策支持性也大打折扣。
长江上游地区地处我国一级阶梯向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居高临下, 地貌类型极其丰富, 是我国广大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 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由于长江上游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长期不合理开发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土地利用方式和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许多地区的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现象较为普遍[ 10] 。
为此, 本研究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 rcGIS91 2的支持下, 对数字高程模型( DEM) 进行高程、坡度和坡向3 种地形因子的派生和分级, 与1980、2000和2005 年3 个时段的长江上游地区土地利用/ 覆盖数据结合, 分析研究该区1980~ 2005 年土地利用/覆盖分布和动态变化对于高程、坡度和坡向的响应,以及引起土地利用/ 覆盖分布及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 研究结果对于长江上游的土地利用规划、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地形因子,DEM,转移概率 发表时间: 2013-09-26 09:25:28
-
关键词: 海洋经济,空间格局,长江三角洲 发表时间: 2013-09-26 09:23:57
-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库,土壤有机碳密度,长江三角洲地区 发表时间: 2013-09-26 09:23:00
-
关键词: 长江,常量元素,含量,分布 发表时间: 2013-09-26 09:21:41
-
关键词: 鱼类种类组成,长江口,中华鲟 发表时间: 2013-09-26 09:20:24
-
关键词: 滩涂地形,冲淤分析,沙洲演变,长江口 发表时间: 2013-09-26 09: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