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香型习酒挥发性香气成分研究
姚雪 | -> | 518| 3| 2.471088MB |浓香型白酒,习酒,气相色谱-质谱(GC-MS),香气化合物,香气活力值(OAV)
浓香型白酒主体香是己酸乙酯, 其含量是判定浓香型白酒酒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1,2]。2005 年范文来等人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气相色谱-闻香法(GC-O)发现洋河大曲酒样中己酸乙酯、丁酸乙酯和戊酸乙酯均有很高的香气稀释因子(FD)值,且储藏年份短的酒样的整体香气强度要低于储藏年份长的酒样[3];2006 年,通过GC-O 及香气萃取稀释分析(AEDA),发现剑南春和五粮液中重要的香气化合物有丁酸乙酯、戊酸乙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己酸丁酯、3-甲基丁酸乙酯、己酸等,酯类尤其是乙酯为其最重要的芳香物质[4],此研究对川派和江淮派浓香型代表酒的微量成分的含量及风味强度获得更清晰的认识。2010 年,通过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准确定量了酱香型白酒中76 种香气化合物的含量[5],使得酱香型白酒和浓香型白酒风味物质类别和含量的差异也更加清晰。
HS-SPME 技术由于其具有简单、快速、样品量少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白酒、葡萄酒、果酒、葡萄等物质中香气化合物的定量研究[3,6]。2005 年,范文来[3]等通过HSSPME技术进行了洋河酒GC-O 分析;2007 年,徐岩[6]等利用此技术分析了苹果酒的风味组成。
习酒为贵州省名特优十大品牌之一[7],目前研究主要侧重于微生物方面。1995 年,陈宗雄[8]等采用了浓香型曲酒微生物技术增己降乳,提高优质品率;2006 年,翁庆北[9]等从习酒酒曲中分离筛选出16 株产α-淀粉酶菌株,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近两年,唐云容和钟方达分别对习
酒窖泥和大曲中的微生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10,11]。到目前为止,对习酒风味的研究还很少。2009 年,王道平等[12]采用GC-MS 技术对习酒香气成分进行研究,检测到23种化合物;同年,肖世政对多粮浓香习酒基酒和成品五星习酒中一些重要的酯类、醇类和酸类进行了研究[13]。本研究采用HS-SPME、液液微萃取(LLME)与GC-MS 联用技术,GC-FID 技术定量习酒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的风味物质,结合OAV 分析重要香气化合物的量比关系,研究浓香型习酒的风味物质。
-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习酒,气相色谱-质谱(GC-MS),香气化合物,香气活力值(OAV) 发表时间: 2013-11-14 10:29:51
-
关键词: 降度,贮存,时间,金属离子,香味物质 发表时间: 2013-11-14 10:28:21
-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杂味,形成原因 发表时间: 2013-11-14 10:27:29
-
关键词: 三七,砷,植物可利用态,化学提取剂 发表时间: 2013-11-11 09:55:17
-
关键词: 气候变化,中国农业,农业生产,适应和应对,国家战略 发表时间: 2013-11-11 09:54:10
-
关键词: 印度芥菜,植物修复,胁迫,重金属,生理生化指标,微生物 发表时间: 2013-11-11 09: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