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城市污水污泥焚烧处理环境影响分析

李铭 | -> | 906| 2| 0.377607MB |环境影响,污水污泥,生命周期评价,焚烧

李铭 李铭 | 文档量 |浏览量16719

摘要: 以城市污水污泥为研究对象, 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别对干化焚烧、污泥与煤混燃发电、污泥与生活垃圾掺烧发电3种焚烧处理方式的生命过程进行清单分析, 以获得各处理方式的能耗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结果表明, 处理1. 0 t湿污泥, 填埋处理的能耗和总环境负荷均最低,分别为2. 24kg (以标准煤计)和46. 55 @ 10- 3标准人当量( PET) . 污泥直接干化处理能源消耗最大, 达到了111. 12 kg(以标准煤计) . 污泥与垃圾或者与煤掺烧发电由于利用固体废弃物化学内能, 降低了化石燃料消耗. 这两种掺烧处理方式的环境排放都以酸化和富营养化为主, 对局地性的影响占据首位, 因此, 污泥焚烧处理仍需加强尾气净化设备的投入, 以减少酸性气体及二噁英的排放.
    城市污水污泥是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的副产物, 由于具有容量大、含水率高、不稳定、易腐败、有恶臭, 并含有一些有害人类健康的致病菌、寄生虫和重金属等特点, 需对其进行有效处理(王静等,
2006) . 国际上, 污泥的处理先后经过了海洋投弃、土地填埋、堆肥、焚烧和深加工再利用等处置方式( Font et al. , 2005) . 为实现污泥的减容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要求, 新的处理技术不断涌现. 常见的有超临界水氧化、污泥厌氧发酵处理、制取磷资源化, 污泥制活性炭或炭化污泥, 污泥制石油化工原料, 污泥超声波处理和污泥制备陶粒等(丁文川等, 2008; 方明中等, 2008; 穆晓军等, 2008; 裴晓梅等, 2008; 宋薇等, 2008; W zo reka et a l. ,2006) . 目前, 这些方法大都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且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 短期内难以实现污泥的批量化处理.
    我国现阶段污泥处理的主要方法中, 污泥农用约占44. 83%, 土地填埋约占31. 03% , 焚烧处理占
3. 45% , 其他处理约占6. 90% , 未经处理约占13179% (王静等, 2006). 由于大部分污水污泥处理
不到位, 这些未经稳定化处理的污泥直接进行农用会导致土壤或水体污染. 另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
不断加快和环保要求的逐渐提高, 适宜填埋污泥的场地越来越少, 而且费用越来越高. 焚烧处理在经
济发达地区逐渐显示出其发展潜力( Chin et a l. ,2008; Ph ilippek et al. , 1997). 目前, 污泥焚烧处理方式主要有干化污泥焚烧处理、与煤粉流化床内掺烧、与垃圾混合焚烧发电处理等工艺( Hong et a l. ,2009; Jan et al. , 2003; Lee et al. , 2008; Lundinet al. , 2004) . 基于此, 本文针对污水污泥3种焚烧处理工艺进行生命周期评价, 并与传统填埋处置进行比较, 分析适合我国国情的焚烧处理方法, 找出影响环境状况的主要因子, 以期为我国数量庞大、日益增多的污泥处理规划提供参考和建议.
李铭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城市污水污泥焚烧处理环境影响分析

(377.607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