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近2000年的自然演变模式可概括为:①南岸边滩淤涨;②北岸沙岛并岸;③河口缩窄,河道成型;④河口三角洲向外延伸[1]。在巨量的径流与潮流的双重作用下,长江口自然演变阶段,各汊道呈现此消彼长的格局。
20世纪80年代以前,长江口基本处于自然演变状态,主航道的变迁也顺势而为,即哪个汊道水深条件好即开辟哪个汊道,辅之少量的疏浚维护,这种模式与长江三角洲国民经济的发展极不匹配,因此,国家计委将“长江口拦门沙航道演变(整治技术)”立为国家“八五”科技重点项目,并于1998年1月开工建设长江口深水航道,极大地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各港口的迅猛发展。2005年1月,长江水利委员会完成了《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规划》(下文简称《规划》),并于2008年3月得到国务院的批复,给长江口综合整治勾绘了蓝图,与之相配套,2007年9月,南港新浏河沙护滩和南沙头通道限流潜堤工程开工;2007年11月,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开工。本文结合工程的建设情况,着重分析长江口南、北港分流口以下南港的近期演变。
-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地形因子,DEM,转移概率 发表时间: 2013-09-26 09:25:28
-
关键词: 海洋经济,空间格局,长江三角洲 发表时间: 2013-09-26 09:23:57
-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库,土壤有机碳密度,长江三角洲地区 发表时间: 2013-09-26 09:23:00
-
关键词: 长江,常量元素,含量,分布 发表时间: 2013-09-26 09:21:41
-
关键词: 鱼类种类组成,长江口,中华鲟 发表时间: 2013-09-26 09:20:24
-
关键词: 滩涂地形,冲淤分析,沙洲演变,长江口 发表时间: 2013-09-26 09: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