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水热等差异其土地利用方式又具有显著地分异性[3,10],进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在空间上迁移和分布. 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使得表层土壤有机碳具有显著地碳汇效应. 黄土高原北部草地恢复与重建研究表明,其增幅效应达36% ~ 39%[11];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后,其碳含量增幅可达1. 08 ~ 3. 83 倍[12];王东沟流域研究表明还林还草增幅可达11. 6% ~25. 3%[13];在燕沟流域研究表明增幅为39. 4% ~117. 7%[14],而其它研究表明其增汇效应可达1. 32~ 5. 41 倍[15]. 此外,不同地形对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也有显著影响. 因受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影响,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现沟底富集、坡面流失的变化趋势[16,17]. 但地形与土地利用方式共同作用下,深层土壤有机碳变化报道较少. 20cm 以下深层土壤有机碳占1m 土层有机碳总量的50% 以上[18],尽管深层土壤有机碳浓度低于表层,但其储量与变化不容忽视[18 ~ 20]. 其次,深层土壤有机物的分解矿
化速率较表层土壤显著降低[21 ~ 23],深层土壤有机碳遭受侵蚀流失的潜势降低. 因此,研究地形和土地利用对深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的深度和程度,对揭示黄土区生态恢复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固碳潜力和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地形,土地利用,深层,土壤有机碳,黄土 发表时间: 2012-08-20 17:14:53
-
关键词: 土壤呼吸,土壤碳平衡,土壤养分,年内变化,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地利用方式 发表时间: 2012-08-20 17:13:28
-
关键词: 黄河,沙漠颗粒物,磷,吸附,EPC0 发表时间: 2012-08-20 17:12:01
-
关键词: 滨海湿地,有机碳,空间分布,黄河三角洲 发表时间: 2012-08-20 17:10:03
-
关键词: 缓释肥料,氨挥发,通气法,动力学特性,土壤水分 发表时间: 2012-08-20 17:08:24
-
关键词: 太湖,河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稳定度 发表时间: 2012-08-20 17: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