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纳米TiO_2预分离_富集FAAS法同时测定Cr_和Cr_的研究

袁子宇 | -> | 1091| 0| 857.675MB |纳米TiO2,火焰原子吸收法,Cr(Ⅲ),Cr(Ⅵ),形态分析

袁子宇 袁子宇 | 文档量 |浏览量27602

摘􀀁 要􀀁 纳米材料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新兴功能材料, 具有一系列新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和一些优于传统材料的特殊性能。其中一点是随着粒径的减小, 表面原子数迅速增大, 表面原子周围缺少相邻的原子, 具有不饱和性, 易与其他原子相结合而稳定下来, 因而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纳米材料对许多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是痕量元素分析较为理想的分离富集材料。文章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 FAAS) 研究了纳米TiO2 ( 金红石型) 对Cr ( Ⅵ) / Cr ( Ⅲ ) 的吸附性能, 并应用于水样中铬的形态分析。吸附体系中pH 对Cr ( Ⅵ) 和Cr( Ⅲ) 的吸附有很大影响, 当pH> 6 时, 纳米TiO2 对Cr ( Ⅲ) 的吸附率大于90%, 而对Cr ( Ⅵ) 基本不吸附, 从而达到二者的分离。pH 6􀀁 5 微酸性条件下, 纳米T iO2 吸附Cr ( Ⅲ) , 然后以2 mo l􀀁 L- 1 H Cl洗脱, 得到Cr ( Ⅲ) 的含量, 剩余水溶液中测定Cr ( Ⅵ) 含量。该法测定Cr ( Ⅵ) 和Cr ( Ⅲ) 的检出限分别为57和41 ng 􀀁 mL- 1 , RSD 分别为2􀀁 6%和3􀀁 4%( 2􀀁 0 􀀁g 􀀁 mL- 1 Cr, n= 6) , Cr ( Ⅵ) 和Cr ( Ⅲ) 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 9􀀁 0 和0􀀁 1~ 10 􀀁g 􀀁 mL- 1 。该法选择性好, 大多数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该法简便快速, 用于工业废水、地表水中铬的形态分析, 结果较满意。
    铬是环境污染和动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之一。铬的毒性及生物可用性不取决于铬的总量, 而是取决于铬存在的形态, 铬的价态不同, 对人体作用迥然不同, 适量Cr ( Ⅲ) 为人体所必需, 是维持体内正常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必需元素, 而Cr( Ⅵ) 则对人体有高毒性, 具有干扰生物酶活性,
致癌, 致突变等毒性作用[1] , 因此, 环境样品中铬的形态分析意义重大。关于铬的形态分析已报道的分离方法有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固相萃取法、共沉淀法、电化学法、色谱法[2- 5] 等。对Cr( Ⅲ) 和Cr ( Ⅵ) 的检测方法有: 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ICP-AES) 、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CP-MS) 、原子吸收光度法( AAS) 及分光光度法( U V) [6- 11] 。
    纳米材料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新兴功能材料,纳米粒子的粒径在1~ 100 nm 之间, 属于原子簇与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状态, 它既非典型的微观体系, 又非典型的宏观体系, 具有一系列新异的物理化学特性, 具有一些优于传统材料的特殊性能[12] 。其中一点是随着粒径的减小, 表面原子数迅速增大, 表面原子周围缺少相邻的原子, 具有不饱和性, 易与其他原子相结合而稳定下来, 因而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研究表明, 纳米材料对许多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是痕量元素分析较为理想的分离富集材料。本文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 FAAS) 研究了纳米TiO2 ( 金红石型) 对Cr( Ⅵ) / Cr( Ⅲ) 的吸附性能, 并应用于水样中铬的形态分析[ 13] 。结果表明, pH 6􀀁 5 微酸性条件下, 该法测定Cr( Ⅵ)和Cr( Ⅲ) 的检测限分别为57 和41 ng 􀀁 mL- 1 , Cr ( Ⅵ) 和Cr( Ⅲ) 浓度在0~ 9􀀁 0 和0􀀁 1~ 10 􀀁g 􀀁 mL- 1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Cr ( Ⅵ ) 和Cr ( Ⅲ ) 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 6% 和3􀀁 4%( 2􀀁 0 􀀁g 􀀁 mL- 1 Cr, n= 6) , 本法选择性好( 大多数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 , 简便快速, 用于测定工业废水、地表水中铬的形态分析, 结果较满意。
袁子宇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纳米TiO_2预分离_富集FAAS法同时测定Cr_和Cr_的研究

(857.675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