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豆粕中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及检测方法优化

粮油食品 | -> | 2557| 5| 302.986MB |豆粕,大豆,提取,工艺,优化,

粮油食品 粮油食品 | 文档量 |浏览量16062

摘 要:以大豆异黄酮6 种主要成分大豆甙、黄豆黄甙、染料木甙、大豆甙元、黄豆黄素、染料木素作为对照物,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的比较,确定了从脱脂大豆粕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70 % ,回流提取时间3 h ,温度90 ℃,物料比1∶15 ,提取次数1 次。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原料中大豆异黄酮6 种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使常见的大豆异黄酮6 种主要成分得以分离和检测。
    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 ,简称ISO) 是一类从大豆中分离提取出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和药理功能[1 ] 。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可以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明显的防癌、抗衰老、降低血脂、改善骨质疏松、以及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药理效果,在食品加工、医药保健等其他行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2 - 4 ] 。
    大豆中天然存在的大豆异黄酮总共有12 种,可以分为3 类, 即黄豆苷( daidzin ) 类、染料木苷(genistin) 类、黄豆黄素苷(glycitin) 类,以游离型、葡萄糖苷型、乙酰基葡萄糖苷型、丙二酰基葡萄糖苷型等4 种形式存在[5 - 6 ] 。
    大豆制油后所残留的豆粕中含有大量的异黄酮,已有不少文献对用乙醇从豆粕中提取大豆异黄
酮的工艺进行了报导。但是,乙醇提取条件对大豆异黄酮中糖苷和苷元组成的影响尚未见研究报导。
    目前国内外测定大豆异黄酮的方法主要有比色法、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yPLC) 、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7 - 10 ] 。比色法干扰多,专一性差,测定结果偏差较大,并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样品前处理;纸色谱法及薄层色谱法存在分离效果差,定量不准确等缺点,GC 法采用了样品衍生后进行测定,存在操作烦琐,条件不易控制、杂质干扰严重等问题;高效液相色谱法则具有样品不需要预处理、测定快速、定量准确的优势。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并避开毒性大且较贵的乙腈,以0. 1 %甲酸/ 甲醇溶液作为流动相,同时对大豆异黄酮6 种主要成分大豆甙、黄豆黄甙、染料木甙、大豆甙元、黄豆黄素和染料木素进行分离定量,探讨了乙醇浓度、物料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提取物中异黄酮组成的影响。
粮油食品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5 色谱币 下载

豆粕中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及检测方法优化

(302.986K)

所需色谱币: 5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