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布鲁氏菌BP26蛋白迟发型变态反应的研究

吴晓媛 | -> | 542| 0| 0.210585MB |布氏菌,重组蛋白,蛋白衍生物,变态反应

吴晓媛 吴晓媛 | 文档量 |浏览量5693

摘要目的: 研究布氏菌( 简称Br. ) BP26 蛋白在不同抗原免疫豚鼠模型上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方法:分别用BP26 重组蛋白、布氏菌纯蛋白衍生物( Br - PPD) 、布氏菌M16 种纯蛋白衍生物( Br. M16 - PPD) 、布氏菌RM6 种纯蛋白衍生物( Br. RM6 -PPD) 、布氏菌5K/33 种纯蛋白衍生物( Br. 5K/33 - PPD) 5 种变态反应原,在BP26 和不同种布氏菌免疫豚鼠模型上分别进行皮肤试验。结果:变态反应原BP26 蛋白在BP26 免疫模型上能够形成明显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在不同种布氏菌免疫的模型上均为阴性; 各种布氏菌纯蛋白衍生物变态反应原在其相应菌种的免疫模型上形成明显的变态反应,在BP26 免疫模型上均为阴性结果。结论:布氏菌BP26 具有变态反应原性,其变应原性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布鲁氏菌是革兰氏阴性短小无动力球杆菌,布氏菌病是人畜共患变态反应性传染病。布氏菌为胞内寄生菌,其主要特征是可在吞噬细胞内生存和复制,这也是布氏菌能逃逸宿主的防御长期感染不易被杀灭的主要原因。布氏菌的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1985 年WHO 将布氏菌属分为6 个种: 羊种布氏菌( Br. melitensis) 、牛种布氏菌( Br. abortus) 、猪种布氏菌( Br. suis) 、犬种布氏菌( Br. cains) 、绵羊种布氏菌( Br. ovis) 和沙林鼠种( Br. neotomae) 。近年来有学者从海洋生物中发现了其他种的布氏菌,但是目前仍没有给出命名1]。
    布氏菌BP26 蛋白,又称CP28 或OMP28 蛋白,存在于菌体表面和细菌外周浆中,是1 种布氏菌由胞内向胞外分泌的可溶性蛋白。它具有非常强的布氏菌属特异性,并易于检测[2,3]。目前国内外对BP26 的研究较为广泛[4 ~ 6],利用其属特异性强的特点,被一些学者运用于布氏菌病的诊断[7,8]。另外,研究表明BP26 蛋白与疫苗的保护有很大关系,如BP26 蛋白对羊种布氏菌减毒活疫苗M5 的免疫应答和保护效果有一定影响[9]; BP26 核酸疫苗对布氏菌感染小鼠有保护力[10]。本实验主要研究BP26蛋白的迟发型变态反应,目的是为新型布氏菌疫苗及诊断制剂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吴晓媛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布鲁氏菌BP26蛋白迟发型变态反应的研究

(210.585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