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 1997) . 铬及其化合物是金属加工、颜料、制革等行业常用的基本原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铬的废气、废水和废渣,从而导致严重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 杨景辉, 1995; 张厚坚,2010) . 因此,对铬污染场地的检测与修复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对铬渣污染场地的探测是对其进行修复的基础,但传统的化学取样结合实验室分析的检测方法周期长、实时性差,不适合作为长期的检测手段( 韩宝平等,2004; Mark et al. ,2004) . 应用地球物理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与环境问题是近年来逐渐发展形成的前沿研究领域,由于环境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具有全面性、原位无损、速度快等特点,引起了相关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 Kim et al. ,2001; Vincent et al. ,2004; Alain et al. ,2000; 李金铭等,1999) . 目前,在实际现场应用方面,以及电阻率法在环境监测、地质勘查等方面已有一些成功的工程应用案例( 董路等, 2008; 冯锐等, 1997; 郭庆华, 2005) .
在早期的介质电学性质研究中,针对岩石提出了Archie 公式( Archie,1942) ,Rhoads 和Mitchell 也相继提出了非饱和沙壤土的电阻率模型( Rhoades,1989; Mitchell,1993) . 对于土壤的电阻率特性,研究人员针对土壤类型( Fukue et al. ,1999; 康辉平,2006; 饶平平等,2007; 刘国华等,2004; 查甫生等,2007) 、温度( Keller et al. ,1966; Campbell et al. ,1948; 韩立华等, 2007; 曹晓斌等, 2007) 、含水率( 韩立华, 2006; 刘广明等,2001; 孙宇瑞,2000; 白兰等,2008; Pozdnyakova,1999) 等因素做了相关研究,并进行了复电阻率的影响因素和反演模型研究( 刘豪睿等, 2010) ,然而有关铬污染土壤的电阻率特性及电阻率法用于污染场地探测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因此,本文对不同污染物含量、含水率、孔隙度等影响因素下的铬污染土壤电阻率变化特性进行研究,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一个基于沙壤土的电阻率模型,并对污染场地进行层析成像( ERT) 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以达到通过电阻率变化来推测土壤中铬污染物含量的目的,并为电阻率法及层析成像技术用于污染场地污染范围圈定和快速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光腔衰荡光谱(CRDS),大气CO2,本底站,体积分数,后向轨迹 发表时间: 2013-03-05 08:56:23
-
关键词: 铬污染土壤,电阻率法,污染场地,层析成像,污染物浓度 发表时间: 2013-03-05 08:55:10
-
关键词: 铬污染土壤,电阻率法,污染场地,层析成像,污染物浓度 发表时间: 2013-03-05 08:53:40
-
关键词: 满江红,花色素苷,分子结构,抗氧化活性,镉 发表时间: 2013-03-05 08:52:07
-
关键词: 长江华溪蟹,金属硫蛋白mRNA表达,镉,低分子量壳聚糖 发表时间: 2013-03-05 08:50:41
-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烟草,微波消解 发表时间: 2012-01-10 13: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