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三峡水库运行初期小江回水区藻类群落季节变化特点

沈飞英 | -> | 1208| 1| 0.301061MB |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藻类群落,季节变化,优势藻

沈飞英 沈飞英 | 文档量 |浏览量50518

摘要:根据对三峡小江( 澎溪河) 回水区2007 年5 月~ 2008 年5 月藻类的跟踪观测,分析了在水库蓄水运行初期小江回水区藻类的群落结构组成和演替特点. 结果发现藻类的细胞密度和生物量春季最高,冬季最低,细胞密度的最高值达到421. 64 ×105 cells·L - 1 ,而最低值只有2. 06 × 105 cells·L - 1 ;生物量的最高值是39 231. 84 μg·L - 1 ,而最低值为226. 17 μg·L - 1 . 从2007 年5 月~ 2008 年5 月在小江共鉴定出藻类7 门,101 属,262 种,其中绿藻51 属占50. 5% 、硅藻22 属占21. 8% 、蓝藻18属占17. 8% ,此外,甲藻4 属、隐藻2 属、裸藻3 属、黄藻及其他1 属. 隐藻、小球藻、小环藻、栅藻、卵囊藻、衣藻、弓形藻、直链藻、冠盘藻和针杆藻是小江回水区段的常见藻属. 星杆藻、直链藻、空星藻、小球藻、栅藻、集星藻、网球藻、鱼腥藻、束丝藻、平裂藻、角甲藻、多甲藻和隐藻等12 个藻属是小江回水区不同季节的优势藻属.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库区支流回水区段富营养化和水华问题备受关注. 藻类是水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其某些种属在水体中迅速生长并繁盛被认为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学标志之一[1]. 已有学者对库区某些支流藻类群落特点进行过跟踪观测[2,3],亦有研究对水华敏感期的藻类群落丰度及其结构组成进行分析和评价[4,5]. 然而,三峡水库由135 m、145 m、156 ~ 172 m( 试验性) 水位的蓄水过程中,不同类型水域的水动力条件、光热条件、营养状态等藻类生境要素各不相同,其藻类群落丰度、结构组成、季节演替过程等特征亦表现出差异性[6],
同时,由于藻类群落的季节演替过程具有时空上的连续性,目前仅对特定时段、区段的采样分析可能并不能反映库区支流回水区藻类群落的年际特征,亦难以从季节过程的角度阐释水华暴发时特征藻种的潜伏性特点[7]. 因此在年际时间尺度下对三峡支流回水区藻类群落季节演替过程进行跟踪观测,对于更清晰地认识其藻类对生境变化的生态响应特征进而阐释富营养化问题并对水华进行防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题组自2006 年底水库完成156 m 蓄水开始,每月2 次地对三峡小江回水区藻类群落特征进行定位跟踪监测. 本研究根据2007 年5 月~ 2008 年5 月小江回水区藻类生物量、细胞密度和物种组成的监测结果,对水库运行初期(145 ~ 156 m) 藻类群落季节演替过程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为进一步分析藻类群落演替的生态响应特征提供基础.
沈飞英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三峡水库运行初期小江回水区藻类群落季节变化特点

(301.061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