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科学评价伊乐藻在水生态修复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模拟条件下初步研究了沉水植物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对污染水体中氮、磷的净化效果及其克藻效应。结果表明,伊乐藻对总氮、氨态氮、硝态氮和总磷均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并且水体中氮、磷起始浓度越高,其去除效果越明显;不同生物量伊乐藻对河水中其他藻类均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并且随着生物量增加,其克藻效应更加明显。
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利用水生植物富集氮、磷等营养性物质,是抑制水体富营养化、净化水质的有效途径[1-3]。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原产于北美洲,20 世纪80 年代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从日本琵琶湖引入中国。伊乐藻是一种优质、速生、雌雄异株的沉水植物,适应性广,繁殖力强,能越冬生长,可作为鱼虾饵料,近年来也开始尝试用于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其对底泥污染物有较高的耐性[4-5]。目前有关伊乐藻的报道主要集中在种植养护方面,涉及富营养化水质净化的文献并不多见,研究发现冬季低温时伊乐藻对污染水体有一定净化作用。本文选择5—6 月详细考察了伊乐藻对3 种不同营养类型污染水体中氮、磷的净化效果及其克藻效应,以期为探讨伊乐藻在水生态修复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