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肝源性磷脂酰胆碱分子种

黄锦新 | -> | 1646| 1| 1.002341MB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肝源性磷脂酰胆碱

黄锦新 黄锦新 | 文档量 |浏览量35207

摘要: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RP-HPLC) 分离肝源性磷脂酰胆碱( PC) 分子种的有效方法。考察了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种类、配比及流速对分离肝源性PC 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以甲醇为主的流动相中加入正己烷和醋酸铵有利于肝源性PC 分子种的分离; 甲醇-乙腈-水梯度洗脱不适于分离肝源性PC 分子种。结果表明,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 4. 6 mm × 200 mm,5 μm) ,以甲醇-正己烷-0. 05 mol /L 醋酸铵-甘油( 84∶ 6∶ 8∶ 0. 6,体积比)为流动相,在流速1. 0 mL/min、检测波长206 nm、柱温35 ℃的条件下,实现了肝源性PC 各组分的分离。所建立的方法灵敏,重复性高,为进一步采用液质联用技术研究肝源性PC 不同分子种的结构奠定基础。
    生物膜磷脂主要包括磷脂酰胆碱( phosphatidylcholine,PC ) ,磷脂酰乙醇胺(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 ,磷脂酰肌醇( phosphotidylinositol,PI) ,磷脂酰丝氨酸( phosphastidylserine,PS) 等,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物膜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功能[1]。此外,PC 不同分子种类在调节生物膜特征方面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1) PC 脂肪基团的sn-1 与sn-2 位上碳链的长短,不饱和度的高低是决定膜磷脂相变温度和膜侧向翻转速率的关键因素; ( 2) PC在胞吞、胞吐、脂类分选和膜融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最近还有研究表明,PC 是多种信号转导途径的前体分子[2]; ( 3) 我们前期工作还发现PC 组分中一种称为缩醛磷脂( plasmalogen) 的分子种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
    不同类型的PC 分子其结构上可能只是在脂肪酸链上相差几个碳原子或几个双键,对这些不同PC分子种进行研究需要较高的技术。目前,分离肝源性PC 不同组分的报道并不多见,国内外PC 分离纯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大豆、卵黄等方面。S. J. Robins[3]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乙腈( 90. 5∶ 7∶ 2. 5,体积比) ( 含20 mM 的氯化胆碱) 为流动相,流速2. 0 mL /min,检测波长205 nm,耗时150min; Brouwers[4]以甲醇-乙腈-三乙胺( 58 ∶ 40 ∶ 2) 为
脂酰胆碱流动相,流速1. 0 mL /min,检测波长206 nm,耗时55 min。
    本研究采用RP-HPLC 法对肝源性PC 不同组分进行分离,去除了对固定相损伤较大的氯化胆碱、三乙胺等强碱性物质,缩短了分离时间,获得了PC分子种良好的分离效果。
黄锦新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肝源性磷脂酰胆碱分子种

(1002.341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