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气阴两虚证心肌缺血模型方证对应的代谢组学表征

文明 | -> | 611| 0| 2.269583MB |代谢组学,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方证对应,气阴两虚,心肌缺血,生脉注射液

文明 文明 | 文档量 |浏览量10290

摘要: 为了探索“方证对应”的科学内涵, 本研究以气阴两虚证心肌缺血为模型, 以基于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GC-TOF/MS) 检测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为技术手段, 对比分析了生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和普萘洛尔的保护作用。数据处理和模式识别后, 无论从PLS-DA 散点图直观观察还是药物纠正的异常的内源性化合物个数来看, 生脉注射液都显示优于其他两种药物的效果, 进一步用与心血管和睡眠密切相关的指标内皮素-1 验证了代谢组学的结果。最后分析了受到调节的化合物及相关生化代谢通路, 推测生脉注射液的作用与调节能量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等多条代谢途径有关, 这为生脉“方”“对应”用于气阴两虚“证”心肌缺血提供了科学的证据。此发现说明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这为传统中医理论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辨证论治的基础是病证结合, 实施手段是方证对应。“方证对应”的“方”是指药物的特定组合和具有明确应用指征的药物, “证”是证候, 即对四诊信息表达的机体病理生理变化整体反应的概括, “对应”是指一系统中某一项在性质、作用、位置、数量上跟另一系统中某一项相当, “方证对应”就是指在治疗疾病时所选用的方必须与证候相对应, 有是证用是方, 方随证立, 证变则方变[1, 2]。方证对应不仅是临床施治的前题, 还是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建立的核心内容。
    现代方证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定位在对方或对证的探索上, 较少考虑到方与证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医证候模型的建立及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缺乏是限制中医“方证对应”思想研究的主要瓶颈, 目前用于中药的药效评价大都还是采用模拟现代医学发病原理进行简单复制的动物模型, 难以体现中医药的临床疗效特点和科学内涵。正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方法, 动物实验结果也就不能代表中医几千年来的实践经验[3]。由此看出, 证候是研究方证的基础,建立相关的证候模型是其先决条件, 本实验室已经建立了气阴两虚型和心血瘀阻型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并用代谢组学的方法从整体上阐述了其代谢共性和各自特性[4], 为“方证对应”研究奠定了基础。
    补益类及活血化瘀类中药是目前中医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两大类常用药物。补益类以益气固脱、强心复脉、生津敛汗为主要作用, 活血化瘀类以通畅行血、消散瘀滞为主要作用。生脉注射液是临床广泛使用的补益类中成药的代表, 适用于气阴两虚, 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欲绝及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等具有上述证候者。丹参注射液则是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代表, 适用于凝血瘀滞之症,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5]。生脉注射液这个“方”和气阴两虚证心肌缺血这个病“证”之间“对应”关系的本质及如何从中医角度体现生脉注射液的特色, 应该借助于新的科学技术手段。
    正因为代谢组学与中医的整体观相吻合, 且具有终点放大效应, 反映了多因素相互作用下机体的整体状态, 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对比分析服用中药或采用中医疗法前后体液中内源性物质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以及药物体内外成分谱的变化, 是探索传统中药的作用物质基础和疗效的有效工具, 为方证对应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本文将以气阴两虚证心肌缺血大鼠模型为例, 用代谢组学的方法阐述生脉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对气阴两虚证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特点, 探索生脉注射液对证用于气阴两虚的科学内涵。
文明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气阴两虚证心肌缺血模型方证对应的代谢组学表征

(2269.583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