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阴两虚证心肌缺血模型方证对应的代谢组学表征
文明 | -> | 611| 0| 2.269583MB |代谢组学,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方证对应,气阴两虚,心肌缺血,生脉注射液
现代方证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定位在对方或对证的探索上, 较少考虑到方与证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医证候模型的建立及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缺乏是限制中医“方证对应”思想研究的主要瓶颈, 目前用于中药的药效评价大都还是采用模拟现代医学发病原理进行简单复制的动物模型, 难以体现中医药的临床疗效特点和科学内涵。正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方法, 动物实验结果也就不能代表中医几千年来的实践经验[3]。由此看出, 证候是研究方证的基础,建立相关的证候模型是其先决条件, 本实验室已经建立了气阴两虚型和心血瘀阻型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并用代谢组学的方法从整体上阐述了其代谢共性和各自特性[4], 为“方证对应”研究奠定了基础。
补益类及活血化瘀类中药是目前中医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两大类常用药物。补益类以益气固脱、强心复脉、生津敛汗为主要作用, 活血化瘀类以通畅行血、消散瘀滞为主要作用。生脉注射液是临床广泛使用的补益类中成药的代表, 适用于气阴两虚, 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欲绝及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等具有上述证候者。丹参注射液则是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代表, 适用于凝血瘀滞之症,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具有显著的疗效[5]。生脉注射液这个“方”和气阴两虚证心肌缺血这个病“证”之间“对应”关系的本质及如何从中医角度体现生脉注射液的特色, 应该借助于新的科学技术手段。
正因为代谢组学与中医的整体观相吻合, 且具有终点放大效应, 反映了多因素相互作用下机体的整体状态, 用代谢组学的方法对比分析服用中药或采用中医疗法前后体液中内源性物质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以及药物体内外成分谱的变化, 是探索传统中药的作用物质基础和疗效的有效工具, 为方证对应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本文将以气阴两虚证心肌缺血大鼠模型为例, 用代谢组学的方法阐述生脉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对气阴两虚证心肌缺血保护作用的特点, 探索生脉注射液对证用于气阴两虚的科学内涵。
-
关键词: 沉积物,磷,内源释放,环境因子,哈素海 发表时间: 2013-10-11 15:52:35
-
关键词: 过碳酰胺,三氯甲烷,四氯乙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降解 发表时间: 2013-10-11 15:51:45
-
关键词: 规模化养猪场,CDM项目,减排潜力,经济分析 发表时间: 2013-10-11 15:49:42
-
关键词: 千层塔,III型聚酮合酶,基因克隆 发表时间: 2013-09-03 11:09:03
-
关键词: 代谢组学,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方证对应,气阴两虚,心肌缺血,生脉注射液 发表时间: 2013-09-03 10:28:11
-
关键词: 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凝胶渗透色谱,固相萃取,气相色谱,双塔双柱 发表时间: 2013-09-03 10: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