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北方典型荒漠及荒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方林箐 | -> | 619| 2| 536.609MB |土地荒漠化,生态化学计量学,叶片,生活型,养分

方林箐 方林箐 | 文档量 |浏览量7874

摘要:区域尺度植物叶片氮磷元素的化学计量特征对于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变化规律、未来变化趋势的预测,以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整理,对中国北方典型荒漠及荒漠化地区214 种植物叶片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水热要素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北方典型荒漠及荒漠化地区214 种植物叶片N 含量的平均值为(24. 45 ± 8. 1)mg / g,P 含量的平均值为(1. 74 ± 0. 88)mg / g,氮磷比平均值15. 77 ± 7. 5. 与全球、全国以及区域尺度的研究结果相比,这些区域植物具有相对较高的叶片N 和P 含量,但是叶片N /P无显著差异,具有保守性的特点. 北方典型荒漠及荒漠化地区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N、P 含量N /P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灌木植物和非禾本科植物具有相对较高的N 含量,非禾本科植物具有相对较高的P 含量,灌木植物具有相对较高的氮磷比,说明不同生活型植物具有不同的养分利用策略. 北方典型荒漠及荒漠化地区不同研究区植物叶片N 含量无显著差异,但P 和N /P含量差异显著. 科尔沁沙地和毛乌素沙地植物叶片P 含量较高.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以及阿拉善高原的大部分植物叶片N /P > 16,科尔沁沙地的大部分植物叶片N /P <14,说明不同研究区的土壤养分有效性存在差异. 北方典型荒漠及荒漠化地区植物叶片N、P 含量以及N /P与各研究区年平均温度没有明确相关性,但多年平均降水与叶片P 含量以及N /P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
    氮和磷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性资源,在植物体内存在功能上的联系[1,2]. 因此研究氮磷的平衡关系对于认识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2 ~ 4].
    植物体内的氮磷含量和氮磷化学计量比不仅受到植物生长环境中土壤氮磷养分可供给性的影响,而且土壤其它养分的可供给性、环境水热条件、植物对养分的需求量、植物发育阶段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容低估[5 ~ 7]. 近年来,全球或区域尺度上植物叶片氮磷含量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要素之间关系得到了普遍重视. Reich 等[8]借助已发表文献中的数据,分析了全球452 个样点1 280 种植物叶片的氮磷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关的研究工作在国内也得到了一些学者的重视,已经开展了许多全国或区域尺度上植物叶片氮磷含量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研究[5,9,10]. 尽管这些研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叶片氮磷的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但是仍然不能全面揭示陆地生态系统碳氮磷平衡关系的化学计量比格局和元素相互作用与制约的规律.
    中国北方典型荒漠及荒漠化土地主要包括中国东北西部科尔沁沙地、北部浑善达克沙地和毛乌素沙地和西北部阿拉善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11,12]. 这些区域在地域上较大的跨度使其生态系统特征存在很大的变异性,揭示这些变异性对于探讨干旱半干旱陆地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变化规律、未来变化趋势的预测,以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分布在我国北方典型荒漠及荒漠化区域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阿拉善高原、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214种植物为对象,探讨植物叶片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水热要素的相关关系,分析不同典型区域及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差异.
方林箐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北方典型荒漠及荒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536.609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