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中药组方原则_君臣佐使_的模糊数学量化描述

康伟 | -> | 2059| 7| 0.534939MB |模糊数学,方剂,君臣佐使,分子生物学,四物汤

康伟 康伟 | 文档量 |浏览量12055

摘要: 探讨中药“君臣佐使”的微观意义以及模糊数学量化描述方法; 根据“君臣佐使”的分子生物学表达和最大隶属度原则, 对应于证候模型各靶点和功能群提出“君臣佐使”模糊子集和隶属度函数的计算方法; 以四物汤为例, 根据四物汤各单药对辐射小鼠骨髓造血的调节作用试验, 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 得出地黄和当归属于“君臣药”模糊子集, 白芍属于“反佐”模糊子集, 川芎属于“使药”模糊子集; 讨论模糊数学是“君臣佐使”更为本质的数学表达。
    中医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形成了“君臣佐使”的中药复方组方原则, 并将复方中单味药之间的关
系总结为相须、相使、相恶、相杀等基本配伍模式, 而简单的统计模式不能涵盖中药组方的丰富理论, 必须发展新的数学工具和分析方法。模糊数学的出现使得这类概念的量化成为可能, 也就使用数学方法表达中医问题成为可能。本文旨在引入模糊技术, 结合生物信息学进行方剂配伍规律的量化研究, 探索适于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的方法学。
    文献[1]试图在分子水平阐明复方黄黛片“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 结果显示四硫化四砷是“君
药”; 青黛体现了典型的“臣药”和“佐药”的功效; 丹参酮和靛玉红起到“使药”的作用。文献[2]
引入了模糊模式识别评价人参质量。文献[3]则讨论了中医药研究现行的疗效评价方法的弊端, 提出引
入模糊数学进行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文献[4]综述了模糊数学在中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认为模糊数
学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采取的方法主要是模糊聚类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文献[5]
认为模糊技术对医学信息技术和图像技术提供了理论框架。文献[6]针对方剂配伍和复方分解中的模糊
现象, 以桂枝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方剂配伍规律的模糊性量化研究, 引入常用药对, 采用聚类的方法将处方中诸药分成几个药群。
    文献[1]从生物化学的角度阐释了中药方剂“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 没有使用量化描述的数学方
法; 文献[2]较早的引入模糊方程, 并将之应用于药材质量识别; 文献[3~5]是目前该领域发表的主要综述; 文献[6]建立的模糊模型与中药配伍理论相比较简单, 尚不能反映药物单药及其作用之间的关系。目前将模糊数学用于中药配伍量化研究的文献局限于描述, 侧重于概念分析。本研究将从模糊数学量化描述方法角度探讨中药方剂的“君臣佐使”, 并以四物汤为例提出模糊子集和隶属度函数的计算方法,首先探讨“君臣佐使”的分子生物学表述, 然后应用模糊数学表述方法, 并以四物汤为例介绍模糊建模过程。
康伟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中药组方原则_君臣佐使_的模糊数学量化描述

(534.939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