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生特征分析方面,刘永德等[2]依托建立的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对太湖流域农村的生活垃圾产生特征进行了持续的监测,发现与同区域的城市比较,农村居民产生的可收集垃圾量显著偏低;陈蓉等[3]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得到浙江省农村居民生活垃圾产率为1 kg·capita-1·d-1,与同区域的城市相当;郑玉涛等[4]对京郊密云水库区域农村,采用入户调查等方法,得到旅游村、镇级村和一般村的居民生活垃圾产率分别为:0.41、0.39 和0.29 kg·capita-1·d-1,远低于北京城区居民的生活垃圾产率。由此可见,尽管已有了一定的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状况数据分析积累,然而,由于其调查方法不统一,且农村的背景条件差异大,相互间的可参照性较差,还不能为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管理实践方面,主要的进展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采用集中与分散2 种模式,开始启动成片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其中,集中模式与这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城乡一体化趋势一致,采用按县级政区建设规模化垃圾处理终端设施,辅以覆盖全政区的垃圾收集运输体系,形成了“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分散模式则是针对上述集中模式运输成本高、不适于在人口密度较低政区应用的缺点,采取以镇或村为单元建设处理设施的方式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一般以填埋场为主,但由于规模效应导致经济性劣化,及村镇管理能力有限,这些填埋场的实际运行状况均与堆场无异,二次污染相当严重;另有部分区域采用的小型或露天焚烧,污染更为严重,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恶英等剧毒和恶臭物质[5]。如何发展适用于我国不同村镇条件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仍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海南农村为依托,通过建设和运行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研究海南地区的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征,并验证了生活垃圾就地处理的技术可行性;同时,通过对当地村民的问卷调查,结合当地社会经济、自然地理等因素,探索了适用于该区域的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模式。
-
关键词: 曝气,黑臭河水,海寿,生理响应,净化 发表时间: 2013-10-11 16:03:54
-
关键词: 海泡石,水稻土,镉,吸附 发表时间: 2013-10-11 16:02:45
-
关键词: 海泡石,酸处理,重金属,吸附 发表时间: 2013-10-11 16:01:39
-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特征,就地处理,海南省 发表时间: 2013-10-11 15:55:31
-
关键词: 藻类增长的生物学评价,营养物限制,浮游植物,淀山湖 发表时间: 2013-09-17 15:17:21
-
关键词: 浮游植物,叶绿素a粒径组成,水质因子,淀山湖 发表时间: 2013-09-17 15: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