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机磷类药剂的抗药性为1. 74~ 31. 1倍; 对菊酯类药剂的抗药性为7. 41~ 764倍; 对阿维菌素类药剂则产生了5. 60~ 4. 06 @104 倍的抗性。通过离体和活体试验测定了药剂对小菜蛾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 hE )的抑制作用。敌敌畏和灭多威对通海抗性品系AChE 离体和活体内的抑制中浓度( I50 )分别是敏感品系的209、26. 5倍和2. 21、2. 16倍; 敌敌畏对通海小菜蛾种群的离体和活体内抑制中时间( IT50 )小于敏感品系, 分别是敏感品系的0. 32和0. 17倍; 而灭多威对通海小菜蛾种群的离体和活体内抑制中时间( IT50 )则大于敏感品系, 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 37和1. 74倍。
杀虫药剂的靶标酶。杀虫剂通过抑制昆虫体内的AC hE, 影响突触部位神经冲动的传导而导致昆虫
死亡[ 1, 2] , 大量研究证明, AC hE 不敏感性是昆虫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药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 3, 4 ] 。小菜蛾是抗药性严重的害虫之一, 至今已有很多有关小菜蛾抗药性的研究报道[ 4, 5 ] ; 在我国, 包括云南在内的许多地区的小菜蛾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以及苏云金杆菌等大约50多种杀虫剂已产生了数十倍甚至上千倍的抗药性[ 6, 7 ] 。
小菜蛾是云南蔬菜主产区的重要害虫之一,1998年就有报道显示, 云南小菜蛾对多种杀虫剂已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 如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药剂已产生了中高抗性, 而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已达9 ~ 32 倍[ 7, 8] 。近年来随着云南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 小菜蛾的田间防治已成为一个难题, 但关于云南小菜蛾抗药性发展方面的研究报道却很少。鉴于AC hE 等酶系在小菜蛾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4, 9] , 笔者针对云南省不同区域的小菜蛾田间种群进行了抗药性测定并重点研究了不同杀虫剂对小菜蛾敏感品系和云南抗性品系AC hE 抑制作用的差异, 旨在了解云南小菜蛾抗药性的发生发展情况并在生化水平上明确AC hE在小菜蛾抗性中的作用。
-
关键词: 乙烯利,致突变性,微核,精子畸形 发表时间: 2012-06-21 09:29:33
-
关键词: 乙烯利,小鼠,免疫功能 发表时间: 2012-06-21 09:28:36
-
关键词: 乙羧氟草醚,残留分析,水解 发表时间: 2012-06-21 09:27:27
-
关键词: 乙羧氟草醚,斑马鱼,急性毒性,生物富集 发表时间: 2012-06-21 09:26:37
-
关键词: 乙草胺,半抗原,人工抗原,单克隆抗体 发表时间: 2012-06-21 09:25:26
-
关键词: 小菜蛾,抗药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 发表时间: 2012-06-21 09: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