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粒级_pH和有机质对汞在松花江沉积物表面吸附_解吸的影响

李佳 | -> | 668| 0| 0.278489MB |松花江,汞,粒级,pH值,溶解性有机质

李佳 李佳 | 文档量 |浏览量15555

摘要:为进一步揭示汞在松花江沉积物表面的环境行为,通过模拟实验,研究粒级、pH 和溶解性有机质( DOM) 对汞在松花江沉积物表面吸附-解吸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粒级沉积物的吸附能力差别较大,本实验条件下,沉积物粒级越小,其吸附能力越强. 在各种浓度的实验设计组中均有:pH 由3. 5 升高至4. 5 时,吸附量增加,当pH > 4. 5 时,随pH 的继续升高吸附量开始降低;沉积物中汞的解吸量随pH 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变化,各体系的最小值均出现在pH 5. 柠檬酸对沉积物吸附汞的影响以抑制作用为主,其抑制作用强度与吸附体系中汞浓度有关;柠檬酸对解吸量的影响也比较明显,随着柠檬酸浓度的增加,对沉积物中汞解吸作用的影响表现为促进-抑制-稳定的变化趋势. 因此,以上因素对汞在沉积物表面吸附-解吸的影响较大,在进行河流汞污染控制及突发污染事件处理时,有必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的影响.
    重金属汞进入水体后,大部分将迅速被悬浮物吸持,经絮凝沉降进入底部沉积物,在一定条件下又可发生解吸作用,由此在固-液两相间进行相互转化[1,2]. 河流沉积物对汞的吸附-解吸作用不仅与吸附剂本身的组成、性质及存在形态有关,还受水体中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3]. 因此,研究各种因素对汞在沉积物表面吸附-解吸的影响规律将有利于进一步掌握沉积物中汞的二次释放机制,同时可为河流汞污染控制对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水系之一,在上世纪曾受到汞的严重污染[4 ~ 6],据估计,近60 t 的汞沉积于泥沙中[7],成为汞的二次污染源. 目前关于松花江汞污染现状的研究较多,如张丰松等[8]对松花江冰封期水体和沉积物中汞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孙晓静等[9,10]研究了第二松花江沉积物中汞以及水中甲基汞的时空变化规律. 但现有的研究多处于调查研究层面,针对汞在沉积物-水界面吸附-解吸行为的研究鲜有报道. 因此,通过模拟实验探讨了松花江不同粒级沉积物对汞的吸附特征,研究了水环境中pH值、溶解性有机质(DOM) 变化对汞在沉积物表面吸附-解吸量的影响,以期为松花江及其他汞污染河流的治理和净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李佳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粒级_pH和有机质对汞在松花江沉积物表面吸附_解吸的影响

(278.489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