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利用莱茵衣藻去除污水中氮磷的研究

李佳 | -> | 783| 1| 0.261538MB |莱茵衣藻,氨氮,磷,污水处理,固定化

李佳 李佳 | 文档量 |浏览量15555

摘要:对莱茵衣藻去除废水中氮磷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初始氮磷浓度、氮磷比、光照条件、pH 值和细胞固定化等因素对去除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莱茵衣藻对氮磷的去除率在初始氮磷浓度分别在55 mg·L - 1 和7 mg·L - 1 以下时接近100% ,但初始氨氮浓度进一步升高至75 mg·L - 1 以上时会导致氨氮去除率急剧下降至50% . 当氮磷比为5∶ 1和10∶ 1时,衣藻在3 d 内完全吸收水体中的氨氮,而当氮磷比为25∶ 1时则需要6 d;3 种氮磷比下衣藻基本上4 d 内能完全去除水体中的磷. 2 种光照条件下( L /D 为24 h∶ 0 h 和12 h∶ 12 h) 衣藻对氮磷的去除率都能达到100% ,但L /D 为24 h∶ 0 h 时的去除速率更快. 衣藻去除氮磷的最适pH 范围为6 ~ 7. 藻细胞固定化后对氨氮的去除能力显著提高,在初始氨氮浓度为75 mg·L - 1 时去除率由游离细胞的50% 提高到100% ;对磷的去除率不变,但速率有所减慢.
    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是水体氮磷超标[1].传统的活性污泥生物处理法对COD 去除率虽然能达90% 以上,但脱氮率一般约为20% ~ 50% ,除磷率为20% ~ 30% ,致使出水氮磷的含量大大超过了富营养化的临界浓度,必须进一步进行脱氮除磷处理[2]. Oswald 等[3]研究发现利用藻类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氮、磷营养物质以及释放氧气供好氧微生物分解代谢所需.
    目前已有学者对小球藻、栅藻、颤藻、硅藻等藻类吸收氮磷的能力进行了研究[4,5],考察了初始氮磷浓度[6,7]、氮磷比[8]、光照条件[9]等因素对藻细胞去除氮磷的影响,但至今鲜见利用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 脱氮除磷的报道. 莱茵衣藻是一种3 套基因组都能进行遗传转化的单细胞生物,遗传背景清楚,易于基因改造提高性能,而且具有培养条件简单、生长周期短、光合效率高等特点,被称为“光合酵母”[10]. 本实验对莱茵衣藻吸收水体中氮磷的性能及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李佳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利用莱茵衣藻去除污水中氮磷的研究

(261.538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