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三峡库区木洞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何佳佳 | -> | 756| 0| 2.696524MB |三峡库区,木洞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聚类分析

何佳佳 何佳佳 | 文档量 |浏览量6003

摘 要 于2007年6月~2008年11月在三峡库区木洞江段逐月进行鱼类资源调查,分析三峡库区木洞江段鱼类群落特征的季节变化,并结合水文条件变化,评价鱼类群落结构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采获的4 739尾鱼类隶属于3目7科38种,其中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宜昌鳅鮀(Gobiobotia filifer)、铜鱼(C. heterodon)、光泽黄颡鱼(P. nitidus)、蛇鮈(Saurogobio dabryi)为优势种,占总尾数的89.87%.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在夏季月份较高,其他月份较低,而Pielou均匀度指数(J′)相对较稳定. 对主要物种进行聚类分析,10个主要物种被聚合为两大类群:定居种和季节性出现的物种. 按月份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木洞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显著. 水位和水温是影响该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图6 表1 参22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西陵峡中段的三斗坪镇,库区位于重庆市和湖北省交界处. 库区内鱼类资源丰富,是众多长江上游特有、珍稀、重要经济鱼类的栖息地[1~4]. 2006年10月,库区水位蓄水达156 m,回水达重庆江北区铜锣峡. 2008年9月,三峡水库开始试验性蓄水到172 m,蓄水后木洞江段水流变缓. 2009年三峡水库完成三期蓄水,水位达到175 m. 之后三峡工程进入运行期,洪水期水库的调蓄和泄洪,致使水位发生比较频繁的变动,且幅度较大. 研究表明,水环境的变化显著影响鱼类的生存与繁衍,从而导致鱼类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等诸多方面发生变化[5].
    三峡库区鱼类资源情况历来引人关注,一些学者对三峡蓄水前后库区鱼类资源情况进行了研究[3~4],而对三峡库区鱼类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较少. 本文根据2007年6月~2008年11月对三峡库区木洞江段鱼类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江段鱼类种类、生物多样性的季节变化情况,并运用群落聚类和排序分析探讨该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该江段鱼类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并为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提供背景资料.
 
何佳佳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三峡库区木洞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2696.524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