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有机垃圾单级高固体厌氧消化的中试实验

杨伟诚 | -> | 860| 0| 0.347491MB |有机垃圾,高固体,厌氧消化,中试

杨伟诚 杨伟诚 | 文档量 |浏览量30696

摘要: 在中温( 37e ) 条件下, 应用连续式单级高固体厌氧消化技术对有机垃圾进行了实验室规模的处理研究. 结果表明: ¹ 根据产气量及pH值变化在时间上可划分为酸化阶段、恢复阶段、稳定阶段及过饱和阶段. º 经过酸化的过程后, pH 值最低达到5. 6 左右; 在恢复阶段反应器内pH 值随TS 浓度的增加而稳定在6. 8 ~ 7. 8 之间, 产气量及甲烷气体浓度均增加; » 稳定阶段有机垃圾消化反应总体运行状况良好, 第125d出现最大日产气量, 为91. 86 L# d- 1, 此时消化液TS 浓度为14. 78%, 甲烷气体的浓度50% ~ 55%左右, HRT 为20d, 生物降解率为65. 28%. ¼超负荷阶段, TS浓度达到17. 71%, 氨氮浓度为3770 m g# L- 1, 抑制了产甲烷杆菌的代谢, 发酵液的pH 值持续下降到5. 8 左右, 生物降解率也下降到48. 25%.
    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急剧增加, 垃圾成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以沈阳为例, 根据/ 沈阳市城市生物有机垃圾资源化与能源化利用0项目为期2a的调查分析表明,沈阳市城市生活垃圾中, 75% 为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垃圾(冯磊等, 2007) ; 并且随着集中供暖与燃气化的普及, 燃煤灰渣的比例将逐渐减少, 有机物的含量会进一步提高. 传统的填埋处理受到土地占用、污染物排放(郑雅杰, 1997)的困扰, 垃圾焚烧等技术的处理成本居高不下, 堆肥处理产品存在重金属超标等问题. 因而有机垃圾厌氧消化( anaerob ic
digest ion, AD )技术, 尤其是高固体AD 技术( Laste llaet al. , 2002)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有机物的厌氧消化是指在无氧或者缺氧条件下, 厌氧微生物将复杂有机物, 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生化过程(陈庆今, 2001) . 传统的AD 技术固体含量通常为4% ~ 8%, 而高固体AD技术固体含量在20%以上, 分别以Vag ron 工艺和Valorga 工艺为代表
( Luning et al. , 2003; de Lac los et al. , 1997) . 高固体AD 反应器的负荷高, 进料无需或很少加水稀释, 后续处理相对简单. 据Baere( 2000)的调查, 1998年以后越来越多的高固体AD 处理厂投入了运行, 在2000年高固体已经占到市场份额的54%. 根据甲烷菌的最适温度范围, AD 技术还可分为中温( 35 ~37e )消化和高温( 50~ 53e )消化. 目前, 垃圾的厌氧消化大多是在中温下进行的, 其稳定性较好( K imet al. , 2002, N icho ls et al. , 2004) .
     随着垃圾分类收集政策的推广和实施, 高固体AD 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由于有机垃圾的
成分复杂, 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运行控制条件尚待研究. 为此, 本研究中在中温条件下采用连续式单
级高固体AD系统进行实验室规模的研究, 对中试实验阶段的影响因素及各项评价指标分别做出说明与分析, 以期为有机垃圾高固体厌氧消化处理提供基础数据.
杨伟诚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有机垃圾单级高固体厌氧消化的中试实验

(347.491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