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人工客服
回顶部

组培广藿香与扦插广藿香中百秋里醇和广藿香酮的含量对比分析

杨佳国 | -> | 533| 0| 0.286021MB |广藿香,组培,扦插,百秋里醇,广藿香酮,对比

杨佳国 杨佳国 | 文档量 |浏览量11217

摘要 目的: 分析广藿香经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再生植株中百秋里醇和广藿香酮的含量, 并与扦插药材进行比较, 为广藿香药材的组织培养条件以及品质鉴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GC法分别对3批组培与3批扦插广藿香药材中百秋里醇和广藿香酮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条件为: 安捷伦DB - 1毛细管柱( 30 m @ 01 25 mm, 0125 Lm ); FID检测器; 程序升温: 初始温度120 e , 停留3 m in后以每分钟10 e 的速度升至220 e ; 载气为高纯氦气, 流速: 1 mL# m in- 1, 进样口温度和检测器温度均为230 e , 分流比: 50B1。结果: 组培药材中百秋里醇和广藿香酮的含量与扦插药材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组织培养适于广藿香药材的繁殖, 并能保证药材的质量。
    广藿香[P ogostemon cablin ( B lanco ) Benth1 ]为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 因产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种植习惯、栽培管理、采收加工等的不同, 其产品形态、气味、质量有所差异, 有关研究也证实了石牌藿香和海南藿香在外观形态及体内化学成分的组成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异[ 1, 2] 。广藿香的药用成分主要为挥发油, 称广藿香油。百秋里醇和广藿香酮作为油中的主要成分对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黑根霉菌等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亦具有抑制作用[ 3, 4 ] 。引种广藿香极少见开花, 主要通过无性扦插繁殖, 繁殖速度受环境条件影响大, 易受病菌感染。为保护广藿香的种质资源[ 5] , 关于广藿香的组织培养有大量的研究。本文对组织培养法获得的广藿香药材挥发油中百秋里醇和广藿香酮含量进行测定, 并与扦插品进行对比分析, 为广藿香的组织培养条件及其品质鉴定提供依据。
杨佳国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组培广藿香与扦插广藿香中百秋里醇和广藿香酮的含量对比分析

(286.021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陇ICP备2024006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