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野生沙棘酵母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其发酵特性

王乐东 | -> | 542| 0| 6.457957MB |微生物,沙棘,酵母菌,26SrDNA,WL,鉴定

王乐东 王乐东 | 文档量 |浏览量13866

摘要: 应用26S rDNA D1/D2 区域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对从野生沙棘果中分离出的两株酵母菌JHZ3、WKZ1-2 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其分别为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 和戴尔凯氏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对这两株菌发酵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JHZ3 和WKZ1-2 在较强酸性条件下发酵能力强。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 属胡颓子科沙棘属,野生灌木或乔木[1],其浆果含有丰富的营养和生物活性物质。我国是世界上沙棘属植物类群分布最广的国家,沙棘资源蕴藏量最大, 占世界沙棘总面积的95 %以上,素有“沙棘王国”之称。
    沙棘属于高纬度耐寒作物, 其浆果上的酵母具有独特作用。在沙棘果酒的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选择极为重要,是影响沙棘果酒品质和典型性的重要因素。
    由于酵母菌数目庞大,种间差异较大,给酵母菌的初步鉴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分子水平的分类方法被应用于酵母菌分类中,主要包括18S rDNA 序列分析、26S rDNA 序列分析、ITS1-5.8S rDNA-ITS2 序列分析等[2]。26S rDNA D1/D2 区域位于大亚基的5' -端,序列长度在600 bp 左右[3]。GUTELL[4]等研究表明,这段区域具有较高的变异率,可以用于亲缘关系较近的菌株之间的分类研究。目前,这一区域序列在酵母菌分类研究的所有分子生物学方法中是应用最多的。
    本试验通过酵母菌发酵力、温度和pH 值等特性指标试验[5], 从沙棘果中筛选出两株酵母菌JHZ3 和WKZ1-2, 并通过WL 营养琼脂培养基[6] 和26S rDNAD1\D2 区域序列分析将其分别初步鉴定为Hanseniasporauvarum 和Torulaspora delbrueckii, 为选育优良沙棘果酒酿造酵母提供参考。
王乐东发布的其他共享资料
    0 色谱币 下载

两株野生沙棘酵母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及其发酵特性

(6457.957K)

所需色谱币: 0

您持有: $userGold色谱币,完成任务赚取色谱币

立即下载

友情链接(联系QQ:47140047)
关于我们  经营理念  业务合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网站建议  网站导航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色谱世界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22139号-2